记者6月1日从市国土局获悉,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盐城市对征地补偿最低标准作出重大调整,这次的征地补偿最低标准调高了30%,补偿的范围也从过去的耕地扩大到相关道路、养殖水面甚至废弃边地等。此新政的施行,将大大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据了解,征地补偿费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构成。此次调整后我市土地补偿费市区和亭湖每亩为18000元,其他县(市、区)每亩为16000元,比之前分别上调了4000元和3000元。安置补助费市区和亭湖范围内每人为17000元,其他县(市、区)每人14000元,分别上调了4000元、3000元。
这次的新补偿标准对地类也作了调整。原征地补偿地类是按每亩耕地计算,新调整的征地补偿按每亩农用地确定计算基数。这意味着大大扩大了补偿的范围。农用地范围在耕地的基础上增扩了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等地类,这些地类实行同一个征地补偿标准;在计算上增加了征地补偿的计算基数;同时增补了征收建设用地要按征收农用地土地补偿费计算;征收未利用土地按征收农用地土地补偿费的0.5倍计算。
新补偿标准实行了同地同价。新标准明确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补偿,原则上执行省、市政府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如国务院规定标准高于省、市,执行国务院规定标准。其他行业项目一律实行同地同价。
过去,被征地农民只有必须选择社保,新政则改为由农民自愿选择。被征地农民选择货币安置的,应将不少于70%的土地补偿费及全部安置补助费发给农民。同时建立征地补偿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征地补偿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