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章节中,行政监督这一块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它既可以以常规的选择判断来出现,也可以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现在总的反腐倡廉建设趋势下对于监督这一块的内容在考试中也体现的越来越多。
现对这一块内容,做一个梳理。行政监督首先我们得搞懂监督的是什么,也就是监督对象。一方面是政府机构,另一方面是政府工作人员。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就多样性了,这也是我们这一块知识点的重要把握之处。在主观题中,还会出现对行政监督的意义的考察。意义和作用的考察在提问中不会直接提问。一般会结合材料提问,而且问的是某种监督的意义。例题:请结合材料谈谈舆论监督的意义和作用。该题目问的是舆论监督,但是它的普遍性依然是监督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考生在回答此题时可以将普遍意义写入作答。再加上本题材料中的舆论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特色作答。这样的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作答方式就体现的很全面了。
考察最多的是监督的分类。包括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一块的复习需要掌握的是监督的具体主体。内部监督包括了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指政府的一般性监督,包括了日常监督(一般是上级对下级政府对监督)、职能监督(如财政部发挥其职能监督其政府部门的财政方面的情况)、主管监督(业务主管部门间上级对下级部门监督,如公安厅对公安局对监督)。括号中的解释写出了其主体的特殊性。外部监督包括了立法监督(主体是各级人大,人大是立法机关、权力机关,考生在判断这一块找对主体即可)、政党监督(主体是政党,包括共产党和民主党,但主要是中共对政府的监督,当然考试出现了政协也归属在这里)、司法监督(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反贪局是检察院的内设机构属于这一块,司法监督直接产生法律效应)、社会监督(主体为社会个人、团体、媒体等,社会舆论和上访都包括在内)。以上括号中做了解释说明,帮助考生在复习时更好的把握要点。
本题从质询分析出来时人大监督政府,也就是立法监督。
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推荐:
路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法理学之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路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路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辨析抵押权和质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