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介绍,当前我国安防市场存在基于人脸识别、人像结构化、卡口轨迹追踪、车牌识别、车辆结构化、电子围栏技术单点进行治安防控的现状,往往属于事后被动式应对。
如何从事后被动应对转变为事前主动预测、预警、预防?
超级智能追踪系统或许就可以做到,它可以从细节角度发现更多疑似点。
刘若鹏说,从细节角度发现疑似点,更多的属于追踪系统和公安业务深度结合,形成的技战法层面的内容,如发现特定人员连续多日在重点敏感区域徘徊;发现一小群人员突然聚集到某个场所等等,从而达到预防危险事件的目的。目前,基于超级智能追踪系统锁定到特定目标对象的动态实时追踪特性,与现有的公安业务结合已经衍生出诸多全新的技战法。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相关技术研发人员同时向记者介绍了最新技战法的实战运用方法:前端的光电雷达、无人机摄像头都相当于智能引擎的眼睛,后端的智能引擎则可比作"超级大脑"。当眼睛看到数百个人像后,把人像发给大脑,大脑通过大数据和超级运算,做信息匹配,对行为可疑的人士,大脑会发出指令,让前端的所有眼睛持续追踪,大脑在得到追踪结果后,根据可疑人的运动轨迹计算其将要出现的地方,并提前做好布局,一旦发现可疑人有或将有犯罪行为,则会马上报警。
"通过对人、车、手机,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全域、全时空智能覆盖,实现动态实时追踪,在侦查办案过程中,该系统能协助公安精准追踪疑似犯罪目标,从难发现、难追踪到有迹可循、精准识别。帮助公安部门合理部署作战区域,让警力高效运营,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形成业务闭环,带来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刘若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