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危险源实行微观控制的要求,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整改,因而风险控制水平低,事故隐患易演变为事故。
事故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等。人的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因此,“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以设备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预防事故时以偏概全,难免顾此失彼。
过程安全管理模式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人、机、环境系统,较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作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根据管理学的原理,为用人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如 OHSMS模式以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为动力,循环运行,建立起不断改善、持续进步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风险极大程度地降低。
不同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比较风险控制是各种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表2对不同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进行了比较。
由表2可知,随着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风险控制的范围不断增大,风险分类出现了新的标准,风险控制措施从个体防护措施发展到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等降低风险控制措施。在系统安全管理模式阶段,企业根据风险是否可以接受,重点控制不可接受的风险;建立了风险优先控制顺序,即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其次采用降低风险措施,最后考虑使用个体防护措施。
为消除风险,提高本质安全度,安全科学与技术必将更多地应用到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主动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