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肺炎疫情后消费市场的复苏,多地开始探索新的"假期+消费"模式,提出有条件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或是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小长假连休。
这是否能够有效带动目前的旅游和服务业消费?旅游消费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抑制。
在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肺炎疫情后消费市场的复苏,多地开始探索新的"假期+消费"模式,提出有条件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真的会增加消费力吗?你的看法是什么?
@经济日报: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尽管其目的是提振旅游消费信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但仍值得商榷。首先,鼓励文旅消费,需要时间和金钱保证。如今,疫情耽误了不少行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不少职工的收入水平。其次,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双职工的子女看护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疫情,孩子们的正常开学和学习被耽误很长时间了,全面复课后,如何补回被耽误的学时?此外,在个别地区以及个别行业,一些职工享受双休的合法权益仍未落到实处。因此,要实现周末2.5天弹性作息就更显得奢谈了。
@光明日报客户端:政策初衷是好,但也有不少人表达了顾虑。比如规定"减少的工作时间,要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补回来",那么要以何种方式来补?员工是否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相关单位和企业拿出合理方案,配套政策落地。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公平问题,保障各行各业弹性作息的权利。此外,窗口部门、服务部门若实行弹性作息,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人们是否方便和舒心的问题。2.5天小长假效果好不好,最终还要看能否得到有效地落实。
@中国青年报:一周休2.5天,近年来有多地进行过尝试,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无疾而终。这说明很多地方早已看到这一假期制度对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可实施过程却并非一片坦途,还有诸多问题待解。一周休2.5天,能让民众的假期安排有更多选择与可能,在其完成此次的"救急"任务之后,不妨在有条件的地区常态化持续。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总结更多经验,出台更加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让一周休2.5天假期真正达到推行的初衷与效果。
@新京报:作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短期政策,推广"周末2.5天"有一定合理性,各地也可以倡导或呼吁。但是,即便作为短期措施,也有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如何把握职工权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另外,必须要看到的是,就时下来说,推广"周末2.5天"已经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失去了现实基础。中国人固然需要更多的假期与休闲,但同时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要继续实行国家和个人的奋斗目标,大家更应该做好继续奋斗的心理准备,而不是在既有的休假制度上,继续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