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科学地确定《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必须从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地抓住最突出的安全生产法律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符合实际。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纷繁复杂,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主要有四个:
一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首先应当肯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论机构如何改革,各级人民政府都有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国家先后制定了几十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由于政府机构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交替,目前尚未建立健全适合中国特色的、有权威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一支集体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虽然中央到大部分省级和部分市县人民政府都建立了分级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其规格、职能、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经费和监督执法手段各不相同,存在着规格较低、职能不一、隶属关系复杂、人员紧缺、经费匮乏、监督执法手段乏力的普遍性问题。有些地方虽有机构,但形同虚设;有些地方至今仍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面对着各种安全生产问题,现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有限的监管人员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主要忙于调查事故,是地地道道的“消防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领导人没有真正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事关党、国家的政治威信和我国的国际形象,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他们把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对立起来,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或者讲起来慷慨激昂,做起来蜻蜓点水,忙起来若无其事。所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没位置、不到位。
二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质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赁场所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从业人员工伤社会保险等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规范,许多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大量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混乱,各种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至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是生产安全事故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蒙受损失,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每年我国约有十几万人死于各种伤亡事故,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哪里还有人民利益,哪里谈得上为人民服务?!因此,保证人民群众首先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是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很多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国有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生命和发生事故为代价,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短期降低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程度不同地造成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者高于安全生产投入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00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相当于两个长江三峡工程的投资。
为了解决上述重大问题,《安全生产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既是《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又是法律所要集中解决的基本问题。《安全生产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法律制度、法律条文都是围绕这个立法宗旨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