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惯?1999年版《辞海》解释:习惯,一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二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惯,亦作贯。《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成自然:谓习惯积久而形成不自觉的性格、行为。语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者自然也。”
习非成是:本作“习非胜是”。语出《法言.学行》:“一哄之市,比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谓对错误既已习惯,反以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习惯法:1.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效力的习惯。按是否记载于文字,分成文习惯与不成文习惯。成文习惯虽记载于文字,但因未经国家立法程序制定,故仍属于不成文法。2.英美等国的法律,因它们主要是由习惯演进而成,并大量表现为判例而得名。
习惯是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观察该企业职工的习惯养成,就可以窥见这个企业究竟处于何种状态。
根据以上对习惯的解释,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习惯要靠不厌其烦的一次次重复练习,才能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行动方式。换言之,一个人进入一种新的生活或工作的环境,必然要经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训练,才能养成为习惯,更在于将习惯养成上升为一种不成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当一种组织制度文化建设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须臾离开,形成为这个组织全体成员的自觉的习惯性行为的时候,这个组织就会团结得坚如磐石一般,任何力量也不能够击倒摧毁。
什么是路径依赖?从经济学角度讲,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甚至决定他们未来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作用,就如恶性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
习惯与路径依赖。即使一名演技高超的影视演员,一些下意识(习惯性)的动作和语言、肢体语言,也是很难改变的。一名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的职工,当他带着某种抵触情绪、甚至是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时候,在完成运输生产中,出现错误、失误的概率很高,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并得到强化,就有可能养成一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诸如缺乏责任心,对待工作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他对于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尚未认识到与铁路安全运输生产攸关重要性的时候,属于被动地遵守规章制度,按照规则操作,出现错误失误的概率相对较低,这个时候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或走向前边论述的那样,或走向健康的心态。当他从心底里就自觉自愿地从事某项工作,而且非常喜爱这项工作,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责任心促使他尽管是将一颗螺丝母拧紧,也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的要求拧紧,并且习惯性地检查一下。路径依赖沿着正向不断得到强化,这时候出现错误失误的概率极低,甚至几乎接近零。这就是习惯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