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安全控制法,是指根据生产项目(或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置安全控制点、制定安全控制点的预控措施(点控),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程序控制线(线控)、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活动的界面管理和工作面文明生产(面控),以期实现生产项目(或生产活动)的系统安全。
点线面安全控制法的精髓就是将生产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和责任化。
安全控制点的设置,是实施点线面安全控制法的重要环节。要在生产活动前把所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点”都找到,同时制定防控措施。
安全控制线的设计,也就是完成每一生产活动的具体程序,它是保证安全控制点不发生事故的关键。
安全控制面的控制与管理,是指在任何问题发生后要及时、科学、谨慎地进行决策,强化的是决策管理。这里的“面”,是借用美国学者斯图布鲁克曾提出的“界面管理”中的管理界面或控制界面。如前述的煤矿事故,发生停电是正常的事情,但发生以后如何决策,怎样控制生产、这就涉及到界面管理的理论问题。除界面管理外,“面”控制还包括工作面上的文明生产。事实表明,工作面的文明生产、文明作业,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项目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作面上的文明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点线面安全控制法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控制点的设置与预控,程序控制线的设计与执行,决策界面的控制与管理,使安全生产的控制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利于项目实施者对安全生产实施具体控制;
2)点、线、面的设置与设计,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控制方针;
3)点、线、面构成的整体控制系统,职责分明,措施具体,考核方便,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范围广。
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和拉姆·查兰(Ram Charan)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何的学问》(Execution: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一书之所以畅销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用极其朴素、简捷的语言告诉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执行。
执行是任何企业(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北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执行不只是那些能够完成或者不能够被完成的东西,它是一整套非常具体的行为和技术,它们能帮助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得以建立和维系自身的竞争优势。
“执行的核心在于3个核心流程: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
企业失败通常由2种原因导致:一是目标(战略)制定错误,二是执行不力——从领导者、中层干部到基层每位员工,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执行过程”中,执行的绩效显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具体而言,他们在执行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速度、理念、品质、应变等因素的优劣,都将成为企业命运真正的决定性力量。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也必然是执行的失败,因为决策失败,说到底也是决策者对其份内工作执行的失败。
从前述的煤矿事故可以清楚看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流程形同虚设,从主管领导到普通员工在多个人命关天的步骤上都没有去“执行”程序,最终导致恶性矿难事故的发生。
程序是项目质量的保证,也是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的前提,管理者必须带头执行程序。首先,在任何程序的制定上,管理者必须注重程序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问题,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在程序的执行上,管理者不可有任何的特殊和特权。管理者制定程序之后只有亲自执行,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准确及时地发现执行是否能够实现程序,制定的程序有哪些应该调整,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程序,这样的程序才能应变环境。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东北一家国有企业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翘首盼望着日方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办法。出人意料的是,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即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其绝招就是执行,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执行。
执行管理要求对于任何安全隐患必须追根究源,为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有强大的执行力。在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中,管理者从不放过任何有碍安全的行为和苗头,总是注重对这些问题追根究源。要处理根源因素,就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作支撑。实施政府的安全监察和社会民间的安全监理(建立少量的专业化的安全监理企业是值得探讨的),强化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的安全控制体系都是强化执行的方式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