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高校通过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暖心"的行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对此你怎么看?
与高校中传统的资助方式相比,利用大数据"隐形资助"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在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既充满人性,又精准高效。往大了说,一些高校悄悄资助贫困生,也是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助力。
"知识改变命运",贫困学子努力考上大学,说明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相信"知识的力量"。然而,高等教育需要数年时间、高等教育的受教成本仍然是摆在贫困家庭面前的"考题"。国家助学贷款也好,社会和媒体搞的为贫困学子筹学费也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学费问题。而在生活层面,贫寒学子仍要精打细算、仍面临困难。高校若能进一步帮一把家境欠佳的学生,不光会令后者不至于因吃饭等问题在学习上分心,而且会使母校的温暖直抵学生心中,让大学时光更加美好。
在这一过程中,人性化的、妥善的资助方式,可以减少乃至消融贫寒学子的自卑,使他们更自信、更平等地与他人交往。社会希望贫寒学子自尊、自强,更应呵护他们的自尊。资助而非救助,一字之差,对受助者的意义和接受度很不一样。
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的"善举"行为,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复制推广"隐形资助"模式。其他高校可以采用类似模式,利用技术进步,创新管理方式;同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审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对于贫困生资历的审定核实,切实做到精准资助。
二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管理部门必须防止和避免有人从中作弊,数据是死的,管理是活的,"隐形资助"更要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动态管理,将误差最小化。
三是学生自身也需要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应该如实上传自己的信息,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信通过以上的努力,高校进行的"隐形"资助的善举行为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可以进一步在各地推广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