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是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的甜味食品,但应具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即无糖食品应不含任何糖,即不含蔗糖糖、葡萄糖、麦芽糖等,但应含有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糖醇替代品。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列入食用卫生批准的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乳糖醇等。业内人士说道,所谓的“无糖食品”应当叫做“无添加糖产品”。其含义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添加糖类甜味剂,至于产品本身是否含有糖,是否含有能够在人体中分解成糖的成分,与“无糖食品”的说法是毫无关系的。由于我国没有法规规定“无糖产品”必须不含有任何糖类物质,商家也就没有义务保证产品中完全不含有天然糖类物质。业内人士表示,以现有技术条件和生产成本,是不可能把食品原料中的糖全部除掉的。但是恰恰就是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概念,被很企业进行炒作。
我国现行的无糖食品标准见于2004年5月国家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其中,对无糖食品规定为100克或l00毫升的固体或液体食品中糖(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的含量不高于0.5克。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培烤类无糖食品都不达标。
事实上,还有很多企业还在用无糖的概念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在一家名为佛山市庆联食品有限公司企业宣传网页中,声称庆联现有无糖月饼、巧克力、糖果、蛋卷、威化、桃酥、麦片、蛋糕、沙琪玛、饼干、梳打等无糖系列100多款产品。
专家指出,一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够生产如此之多的符合标准的无糖食品。以无糖月饼为例,月饼的面粉中含有淀粉糖,含有果料,因此,这样的产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无糖食品标准。如此在媒体上声称,其目的就是混淆概念,达到谋利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国家标准实施后,规范的企业都不再提无糖食品的概念了。他们的做法是,在达不到无糖国标的产品标识上,按照规定打上“木糖醇饼干”、“麦芽糖醇蛋糕”等等字样,并标注“本产品不含蔗糖”。
但是仍然有个别企业违规公开以无糖的名义大做广告。记者在庆联食品的电视广告中,就看到了无糖食品的字样,并出现了“无糖也甜,只选庆联”的广告语。但是在产品的包装上,确是完全合乎标准的各类糖醇的标识。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指出,无糖的科学概念和定义,包括媒体和消费者在内的很多非专业人士并不完全明晰。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公然地一方面销售品质、包装合格的糖醇产品,另一方面把自己的产品说成无糖,甚至在媒体上做宣传。
一位糖果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真正的无糖食品并不多,经销商和消费者看到了无糖的信息,认为这是符合国标的无糖食品,就去采购和消费,结果,广告上打无糖,产品确是达不到无糖食品标准的糖醇类产品,企业这样的做法,严格地讲应该是一种广告上的夸大宣传行为和对市场的欺骗行为。最终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经销商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专家指出,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像这样广告说无糖,产品糖醇的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
无糖食品和糖醇类食品都是普通食品,既不是保健食品更不是药品,产品中添加的一些具有健康因子的食用原料,并没有进行功效的检测和验证。这样的产品是不能够进行功效声称的。但是,一些企业却以宣传该产品使用原料的保健作用为内容,进行非标签化和泛指向化的宣传,而无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就会被忽悠,对此,法律的监管还是空白。
作为功能性食品,在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无糖食品已比较普遍,产品以功能为防龋齿、降低胆固醇、预防糖尿病、减肥,添加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等甜味剂的食品为主。而在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已达6000万,患有肥胖疾病的人数也呈现惊人的增长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注意摄入低糖和低热量的食品有望成为一种常识。因此无糖健康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记者了解到,目前无糖食品的标准已经推广,规模化无糖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宣传营销方式上都已经规范。绝大多数无糖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有意识地采取正当的方式在推广自己的产食品。同时也在向消费者推广者着科学的无糖食品和糖醇食品的概念。营销专家认为,国家针对无糖食品的相关法规也会越来越完善,社会上对于无糖食品的消费选择知识也日渐丰富。随着产业的发展整合,一些采取不正当宣传方式争夺市场的行为,将会被禁绝,这样的企业也会为市场所淘汰。为了无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市场和消费者不仅应该拒绝假冒伪劣的无糖食品,也应该抵制各种违规不实、损害行业和消费者利益的宣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