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和国庆节即将到来,猪肉及肉制品消费量将快速回升。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公众关注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整治,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国庆节期间农产品消费安全。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瘦肉精”专项整治自4月份启动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全程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行为,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农业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行动,全国各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34.7万人(次),检查养殖、屠宰、加工、经营和餐饮等环节生产经营单位(户)332.4万家,取消检验检疫出口备案养殖场234个,整治违规屠宰场104家,取缔无照经营户2335户,缴获含“瘦肉精”肉及肉制品5.9吨。
农业部第二季度例行监测显示,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为99.3%,是2001年实施监测以来的最好水平。
通过专项整治,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共侦破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案件120起,查获“瘦肉精”非法生产线12条,捣毁非法加工、仓储窝点1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80余人,缴获“瘦肉精”成品2.5吨。同时,产品抽检力度加大,各地监管条件保障加强。
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是整治“瘦肉精”问题的根本。农业部牵头,多部门联合行动,建立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协调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的通知》,起草了《生猪及生猪产品瘦肉精监督管理规定》,加快《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送审工作,逐步健全“瘦肉精”监管制度。
此外,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初步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瘦肉精”专项整治。近期将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督促责任落实。国庆节前,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检查,督促各地有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监管合力;督促生产经营者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切实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肉及肉制品。
二是扩大排查范围。采取抽样检测、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手段开展隐患排查,并扩大排查范围,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一查到底。养殖环节重点排查养殖企业、规模户以及有商品输出的散养户。在控制重点品种的同时,注意新型品种排查。
三是狠抓案件督办。建立“瘦肉精”案件督查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瘦肉精”涉案线索移交机制,以便公安机关快速介入调查,深挖“瘦肉精”制售源头。
四是强化制度机制建设。抓紧制定《生猪及生猪产品“瘦肉精”监督管理规定》,将饲料生产经营、活畜养殖、收购贩运和屠宰等各环节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制度化,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和各环节检测主体,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新型“瘦肉精”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12省区联合督导确保“双节”农产品消费安全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为做好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9月19日至30日,农业部等九部门组成6个督查组,对河北等12个省(区)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第二次联合督查。重点督查“瘦肉精”专项整治进展、监管职责分工及部门协调配合、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以及重点案件查处等情况。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完成第三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迅速部署监督抽查。对于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一查到底,实行检打联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农业部将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强化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加强信息的动态跟踪监测,对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依法处置,确保生产和流通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