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科学、谨慎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要把食品添加剂单纯地作为自己赢利的工具,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利益。”李里特说,“食品添加剂的确可以对食品带来好的感官品质,但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间很短,对其安全性的评价还不是特别完善。”
李里特说,现在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纯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实际上,纯天然不等于安全,自然界中本来有毒或产生毒素的生物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类正是靠加工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将许多不可食用的纯天然物质加工成安全的食品,要杜绝的则是危及安全的错误加工方法。”他说。
对于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向公众建议,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制品保存熟食,尽量选择注明“PE”材料制造的保鲜膜保存食物。此外应尽量少用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避免高温下油脂性食品加速塑料溶出。
“唯一能够在微波炉加热的塑料容器,其材料代号是‘PP’,编号是‘5’,合格的容器上应有相应的标识供公众辨别,家喝水用的杯子也最好要用材料的。”董金狮拿起一快餐盒展示着印在底部的安全标示。
董金狮呼吁,国家对食品包装应该像食品添加剂那样列出禁用目录,让生产企业可以照方抓药,避免类似台湾塑化剂这样的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