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我国首份《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家乐福、物美、易初莲花在内的全国32家大型连锁超市中,41%的超市,其自制食品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5%左右,但不少自制食品却存在着保质期不明、卫生不合格、细菌数超标等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的京客隆、家乐福、沃尔玛、万惠等多家连锁大型超市,发现自制食品俨然已经成为超市的主打。记者在每家超市的熟食柜台前分别观察了2个多小时,发现在馒头、面条、冷切肉、香肠、炸鸡及各式凉菜、糕点等食品的制作、售卖过程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所有食物都说是“当天生产”。用包装日期取代生产日期来蒙蔽消费者是许多超市采用的“障眼法”。记者发现,无论是买包子、面条等主食,还是酱牛肉、香肠等熟食,超市工作人员通常都是在称重后,再往塑料袋上打上一个日期,这个日期显示的虽然是当天的日子,但那些放在冷柜中的食物究竟是哪天生产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我昨天刚从超市买的馒头,今天吃早饭时一看,竟然发霉了!”王阿姨是专程来超市退货的。记者看到,在她手中那袋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09年3月3日12:00,保质期2天。而面对王阿姨和记者的质询:“当天卖不完的食品怎么处理时?”超市工作人员的回答却是“不清楚”。
保质期限各家不同。调查中记者发现,超市在自制食品的保质期设定上是“各自为政”的。同样是豆腐,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其规定的保质期是5小时,而另外一家超市则规定为一天。记者在前一家超市调查时,豆腐已在柜台里躺了将近4个小时,不知道在剩下的1个小时中是否能顺利卖出去,而即便卖出去,消费者也并非马上下锅制作并食用。这样一来,就远远超过了保质期。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答案是“由于制作工艺和保存设备不一样,每家超市要求的保质期都不同。”这种答案,也让消费者无从判断。
糕点没有配料表。在某超市糕点区,记者随手拿起一包瑞士卷,发现标签上除了名称、重量、包装日期、价格以外,并没有别的标识。尤其是没有配料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更无从知晓。
据了解,多项国家标准都对食品包装、标识等项目做出了明确要求,自制食品也在其约束范围内。其中,《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指出,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显然,超市自制食品标识的“缩水”并不合情合理。
工作人员忽略卫生细节。多数超市自制食品的经营者都办了卫生许可证,采取封闭式销售管理,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帽子等卫生防疫设施,但执行过程并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