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下,这是因为大气系统紊乱了!”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暴雨、高温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对入夏以来中国北方遭遇罕见高温、南方普遭暴雨袭击等极端天气成因这样回答。
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西南5省的大旱,再到近期南部地区的特大暴雨以及北方地区的罕见高温,中国频繁经历了各种极端天气的考验。而这些极端天气,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今年也是北半球集体高温,南半球罕见低温。当问其这种现象的成因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解释说:“从大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高温这样的极端事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造成这种极端天气的直接原因。出现异常的天气状况,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发生了异常,但为何大气环流会有这种状况,目前还很难解释清楚,这也是专家们正在研究的。”
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人们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田春秀女士。
田春秀告诉记者,受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大气环流异常和其他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一直是世界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夏天我国经历了持续大范围的高温“烤验”,许多地方的气温记录超出了历史同期极值。同时,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事件也较往年增多,强度和影响范围也比较广,总体来说,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影响强度大、造成损失严重的特点。
据介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容量透支、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环境恶化现象,致使当前的环境系统更加趋于不稳定,从而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这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对环境的巨大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记者问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时,田春秀从5个方面解释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持续高温使一些本来可以溶解在水中,甚至可以停留在土壤环境作为基本组成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不同程度释放到大气环境,加剧了大气污染,而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气溶胶形成和大气污染等;气候干暖化会使河水流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加大,水温上升使污染物的溶解度增大,促进底泥废弃物的分解,使水质下降,干旱、洪水等极端事件将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水生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水体环境质量,且易引发瘟疫和塌方等次生环境灾害;气候变化及某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将使一些保护区的自然风景、自然遗迹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一些保护物种的栖息地丧失,一些物种可能消失,另一些物种入侵,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脆弱性;极端天气会导致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极端降水事件可加速水土流失,气候变化改变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加剧土地退化,有可能增加某些土壤污染物的累积和危害等。
由于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不能完全避免,造成这些灾害的气候原因难以准确定量预测,气候系统的变化也可能比现在预计的更迅速和更显著。因此,计划性和预防性的适应比被迫的、应急的适应或事后补救更加有效和成本更低。
田春秀告诉记者,除要认真采取环境、能源、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海岸带等方面的应急补救对策外,还要重视有利于适应和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综合对策。将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对策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强气候系统及其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和政策研究,加快相关领域的技术攻关、推广及应用等。
针对环保工作,田春秀认为,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方面寻求突破。要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加快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环保政策措施。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与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和标准,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城市的温室气体控制试点工作,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制定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环境经济政策;积极推进低碳城市试点、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社区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理念和技术,促进有助于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的低碳技术。
田春秀指出,近些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虽然不能单纯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全球气候变暖却是不争的事实。低碳经济也许对百姓来说比较遥远。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