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轮修改、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望下月出台。铁腕治水将成为“新常态”。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尤其是以2007年太湖新一轮治理为标志,怀揣“碧水梦”的江苏人,在治水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但当下形势依然严峻。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古人歌咏江南的美好诗句中,“碧水”常是重要意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水”在江苏不可或缺的位置。
“江苏水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6,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19个,主要河流有2900多条,兼跨太湖、长江和淮河三大流域,京杭运河苏北段又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省环保厅流域处处长程炜向记者这样描述江苏的水情。
这样的水情,当然可以是天赋美景,但由于多年来污染超容量排放,江苏治水的任务也显得尤为艰峻。
“做梦都想清水。”淮安市泾口镇的居民陈洪梅在农村住了四十多年,对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门口河里面的水都很清,夏天都可以游泳,平时洗菜、洗衣服也在河里。现在的水浑浊不堪,一到夏天就经常闻到刺鼻的臭味。”
当然,也有不少人感受到了这几年江苏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变化。家住南京艺术学院附近的马真对记者说:“十多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门口秦淮河里的水非常脏,不仅有生活污水,还有工厂排污。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情况明显转好,不仅水质变好了,周围还建成了风景优美的‘水木秦淮’,成景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