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东三省加入燃料乙醇生产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为了提升玉米附加值,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时间号称东北万吨级乙醇生产企业达百家之多。这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刺激了玉米价格的飙升,最终触动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敏感神经,2007年5月国家发改委叫停所有粮食作物深加工项目的审批,粮食能源化之路走到了尽头。
虽然粮食能源化之路走到尽头,可是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为了落实《变性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走非粮乙醇之路,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乙醇利用量将达1000万吨/年。
“我们也在尝试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乙醇,但尚处于试验阶段。由于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是玉米、高粱,因此未来公司发展方向肯定是甜高粱。”那位吉林乙醇官员说。
据了解,目前全球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工艺主要有三种,即以玉米、小麦为粮食能源化,以木薯、甜高粱等非粮作物能源化及秸秆纤维素乙醇。美国、巴西的乙醇企业主要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德国企业则普遍采用木薯做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而很多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以秸秆等作为原料生产纤维素乙醇。
“我国近期将重点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陈德铭说。
为此国家发改委计划在东北、山东等地建设若干个以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建设若干个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在四川、贵州、云南、河北等地建设若干个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试点项目。有了政策的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及中粮集团开始积极在全国跑马圈地。
中石油、中石化拥有燃料乙醇封闭式运营的先天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终端销售网点,自然的成为未来生物乙醇领域内的领头羊,而中粮集团为了跻身燃料乙醇领域的第一集团,自2006年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大幅扩张。
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官员透露,中粮的目标是通过原材料产地布局、与大能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及企业并购,在未来3年内实现生产燃料乙醇245万吨,在“十一五”期间的最终目标是310万吨。为此,中粮将在5年内投入100亿元。
其实燃料乙醇行业中早有中粮集团的身影,它不但参股了吉林乙醇,更通过收购黑龙江华润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商,只是由于当时燃料乙醇的封闭化运营使得中粮集团对其参与其中的前景表示谨慎。
然而自宁高宁掌印中粮以来,即开始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领域大规模扩张。就在去年12月22日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以木薯为原料的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宣告建成投产,而在更早前中粮还分别与内蒙古、河北、湖北、山东四省政府部门签订了投资额达50多亿元、年产75万吨燃料乙醇的项目协议。
“2005年底中粮就北海乙醇项目征求广西地方政府意见时,即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不但广西发改委官员积极配合,区政府首脑还几次赴京与中粮高层会晤。此前区政府曾就木薯深加工项目先后联络中石油和中石化,然而却未得到积极回应。”有广西地方官员说。
北海项目启动后,中粮将派出大量采购人员奔赴广西全境的田间地头,直接掌握当地木薯产量及销售情况,以便管理层决策,这将是未来项目运营状况的基础;为了便于销售,北海乙醇项目仍将采取封闭式运营,据称中石化与中粮集团已经就相关合作达成初步协议,中石化会在北海乙醇项目中持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