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产品上只标注委托方厂名厂址;对于这种情况,按照产品责任的相关法理,当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上标明自己是产品的生产者时,他就应当对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不论其实际的生产者是谁,因此依据《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缺陷责任的有关规定7,委托加工”产品“质量责任应当由明示在产品包装上的生产者(委托方)和销售者承担。
2、在产品上同时标注委托方、被委托方的厂名厂址。如上述第一种情况,消费者是不知道所购买产品存在委托加工模式(贴牌生产)的,但是否披露实际加工方的厂名信息,委托方是有自主决定权8或经过双方协商后决定的,同时,消费者购买产品很可能是出于对加工方的认知度,因此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该产品质量责任应由委托方和加工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委托加工产品的行政责任,笔者认为无论产品是否披露加工方的厂名,其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政责任应由委托方承担,如以委托方和加工方共同承担看似可行,但由于行政法上缺乏共同责任的法律依据,鉴于委托加工产品的委托方才是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一方,同时又是在产品上明示生产者的销售控制者,因此委托加工的行政责任应当由委托方承担。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执法实践普遍存在的“假委托(加工)”现象——加工方和委托方签订了委托加工协议,但所涉产品由加工方生产标注委托方厂名厂址后,实际由加工方自己销售,这明显违背了《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四)项关于“加工方不负责对外销售”的规定,这里对加工方的违法行为怎么定性问题,让很多执法人员一筹莫展,限于本文篇幅有限,这里不便深入展开9,只简单说几点个人意见:1、《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包装的标识必须真实”,委托加工是个例外,但加工者作为实际生产者标注委托方厂名厂址的前提是双方存在真实的委托加工关系;2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委托加工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工产品必须由委托方负责(控制)销售;3如加工者自行销售其加工产品,应当以“冒用厂名厂址定性”,对加工方进行处罚;至于如果加工方提出存在委托加工合同,且辨解标注的委托方厂名经过委托方同意,鉴于加工方存在自产自售的事实,其抗辩不能成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