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售假处罚标准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三、哪些行为属于售假行为:
假冒、盗版:
(1)卖家销售商标权人从来没有生产过某型号的产品。
(2)商品标题、图片、详情、属性中有指明产品为假冒的表述。
(3)销售明显与正品有差别的产品且带有权利人的商标。
(4)盗版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销售权利人的软件、视频、课程作品。
(2)店铺装修中不当使用他人商标权(包括店招、店铺分类、店铺自定义页面等店铺首页信息)。
(3)销售非商标权人产品,但在产品销售中不当使用权利人商标。
(4)盗图、盗文字、盗视频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盗用著作权人官网/画册等的图片、文字、视频。
(5)卡通形象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卡通形象作品,或未经过权利人授权将卡通作品使用在其他产品上。
(6)外观专利侵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与专利相同或相似的外观。
(7)肖像权侵权,在商品的主图或者描述中,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使用肖像权人的图片。
(8)虚假宣传,店铺或商品并未获得厂家授权,但虚假宣称为厂家授权商品或直接以厂家旗舰店、专卖店等名义销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