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提议成立“大米输出国组织”,菲认为“会造成供应垄断”
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贸易部长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达成共识,同意就大米市场展开合作,但没有就如何应对米价上涨提出具体措施。
一天前,作为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之一的泰国政府抛出一项提议,打算联合其他4个出口大米的东盟成员国成立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大米输出国组织”(OREC),以确保自身利益。不过,这一提议遭同属东盟的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之一的菲律宾反对。
泰国政府发言人苏触扎2日说,泰国商业部长明旺·桑素旺将同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4国的商业部长会谈,商讨建立一个类似欧佩克(OPEC)的联合组织,以获得国际大米价格的更大控制权。
“虽然我们是世界粮食中心,却对粮价方面没什么影响力。”美联社援引苏触扎的话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我们进口昂贵的石油,却非常低廉地出售大米,这对我们不公平,损害我们的贸易平衡。”
老挝外交部发言人永·占塔兰西2日说,老挝政府会“认真考虑”泰国提议,因为那会赋予5国“谈判权力”。
柬埔寨欢迎这一提议,认为在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这样的组织。“通过形成一个联合组织,我们能够帮助避免价格战,就粮食安全交流信息。”柬埔寨政府发言人、新闻大臣乔卡纳里说。
苏触扎证实,泰国总理沙马·顺达卫4月30日同缅甸总理登盛会晤时提出上述想法。沙马说,缅甸方面予以支持。越南官员说,正在研究这一提议,可能予以支持。
与出口国的积极响应相反,菲律宾3日对泰国的提议感到担忧,认为这一提议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不能解决困难,反而会带来更大难题。
菲参议院多数党团领袖弗朗西斯·潘希利南说,所谓“大米输出国组织”“与穷人为敌,只会加剧而不会缓解饥饿和贫穷”,“出于人道主义,他们必须三思而行”。
菲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多·安加拉担心,少数几个粮食生产国控制某种粮食,可能使消费者买不起这种粮食。“将近30亿人以大米为食。这不是什么好主意,这是个馊主意……会造成供应垄断,违背人性。”安加拉说。
参议院贸易和商业委员会主席曼纽尔·罗哈斯呼吁菲律宾外交部赶在泰国提议落实前,正式提议召开东盟领导人会议,讨论粮食安全问题。
“在‘大米输出国组织’成形前,东盟必须作为一个地区集团共同谋求贸易权利,成员国应保持东盟精神。”罗哈斯说。
对泰国提议持怀疑态度的人士认为,酝酿中的“大米出口国组织”要想取得像欧佩克(OPEC)那样的地位并不容易,因为控制大米供应量的难度不小。
“大米由千百万农民在……分散土地上种植,石油则由少数几个跨国公司在几个国家生产。”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罗伯特·齐格勒说,“因此,我认为,两者差异过大,不能相提并论。”
泰国大米出口联合会主席奥帕斯旺斯认为,“大米出口国组织”把巴基斯坦和印度这样的大米生产大国排除在外,而且难以控制农民生产行为,因此很难左右国际市场。
“发生大米危机时,他们(泰国政府)谈论成立这个联合组织。这从未实现过。”奥帕斯旺斯说,“你不能控制农民是否种植大米。大米不像石油。”
据新华社专电 在粮食安全逐渐成为新的全球问题之际,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科学家认为,一个不断变暖的地球意味着更多的极端气候,也意味着粮食生产者不得不去改变种植习惯甚至作物品种。
气温变化改变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降水等气象条件,因此,气温升高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在低纬度地区,气温仅升高1至2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就可能减少。在中高纬度地区,如果气温升高不超过3摄氏度,且具备足够的水源,农作物产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升温超过3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反而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