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图可知,赋值法虽不是每年必考方法,但是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在2016-2018年的国考中,副省级均考核了3题,市地级均考核了2题,广东省考也经常用到,可见频率之高,因此希望各位考生重视此方法的学习。
在数量关系中,出现两种情况均可考虑赋值法的应用。其一,在A=B脳C中,只出现其中一个量或一个量均没出现的情形,可以考虑赋值法,因为在三个量的等式中要求得任意一个量,必须知道另外两个量,所以不足两个已知量的时候需要考虑赋其中一个或两个量协助求解第三个量;其二,在知比例求比例(即题中只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同时选项也是出现类似比例的题型)也可以考虑赋满足相应比例关系的任何值。
那如何赋值?主要是根据上述两种应用赋值法的情形,分别考虑不同的赋值方式。第一种赋值方式为:在"A=B脳C中,只出现其中一个量或一个量均没出现的情形"一般考虑赋A,找出题中给出的B或C的最小公倍数赋为A的值。第二种赋值方式为:在"知比例求比例"的题目中,严格满足所给比例的前提下,进行赋值。下面分别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2017国考-72)工厂有5条效率不同的生产线。某个生产项目如果任选3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条生产线一起加工,则需要5天整。问如果所有生产线的产能都扩大一倍,任选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第一步:本题为工程问题,属于给定时间类工程问题,采用赋值法求解
第二步,题中给出的时间为6天,12天,5天,他们的最小公倍数60,因此赋值S=60。最快三条生产线的效率为=10,最慢三条生产线的效率为5,五条生产线的效率为=12,而题目求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时间最多,即求效率最慢的两条生产线一起生产需要多少时间,=12-10=2,然后产能扩大一倍即为2脳2=4,所以需要最多时间为T==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