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考生在运用名言警句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考生在实际考试中,平时未注重太多积累,而忽视了名言警句的重要性,往往写出的文章,未能有效的突出亮点,使文章流于平庸;二是,部分考生明确名言警句的重要性,也会去采用些名言警句,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忽视了名言警句的针对性和确定性。所谓针对性指的是所采用的名言警句要能够佐证论点,否则就会出现举例不恰当。所谓确定性指的是所采用的名言警句要有明确的出处,不能仅仅只采用"警句",而忽视了"名人",即这句话是谁说的,它的出处来自于哪里。具体论述,运用方法如下。
示例:(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始终要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子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错误)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始终要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荀子哀公篇有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正确)
示例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始终要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分论点,后面衔接名言警句时,就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只要是个名言警句就放在后面,显然,这样运用名言警句是不够恰当的。那么倘若后面需要衔接名言警句,就必须与句子中的关键词"人民"有关系。既可以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可以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跟人民有关联的名言警句。前者出自于荀子哀公篇,后者出自于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在实际运用中,考生既要有确定性,也要具备针对性。这里需要考生,在实际备考中,要大量积累,以更好的巧用名言警句,让文章达到锦上添花的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