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的流畅性。对于面试考生来说,说话卡顿结巴不利于我们表达观点,而且考试时间有限,停顿也会影响到答题内容的丰富性。所以,大家在备考面试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要求自己流畅表达观点。
2.语言的丰富性。很多考生在表达时经常会读题目,或者重读之前讲过的内容,这会显得我们语言匮乏。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去表达,比如关于僵尸网站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政务新媒体形式化等词语来代替。再比如不直接读题目,而是对题目加以理解、加上时政背景等进行丰富,以作为自己答题的开篇。
3.语言的共鸣性。好的语言表达能够引起考官共鸣,这样的考生往往也比较容易出彩。这就需要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抑扬顿挫,把握好表达的情绪。我们很多考生在表达时,总是像没有情感的机器,为了答题而答题,似在背书。就像我们经常会举例子佐证观点,举的例子明明你口里在说为之动容、深受感动,但考官却从你的语言语气中感受不到丝毫的情绪,只有冷漠。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去领悟。今年在教授面试的时候,有个男孩已经是华图面试班的老生了,去年因为同岗位也在华图,只招一个,他未被录取。今年报华图面试,又是逆袭4分左右。为了让他这次上岸,我们非常注重培训他的情绪表达。他领悟能力也很强,通过不断练习演讲,使他在答题时总能引起其他学生和老师的共鸣,最终91分逆袭上岸。
4.语言的精彩性。我们经常说语言流畅是基本要求,语言精彩才是高级的答题方法。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时,会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经据典,而且也会讲很多接地气的生动表达,比如红红脸,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等。在答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引用名言警句,以理服人,如果总是大白话的讲解,很难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比如:我们要论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可以去联想很多实干的名言佐证观点,譬如大家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等。当然,要想做到语言的出彩,这些话语都需要我们平常刻意去积累,才能在压力环境下有效表达。
其实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当大家决定走公考这条路时,笔试与面试都应该去准备。很多考生过五关斩六将,却在面试场上屡战屡败,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注意到有些表达的习惯、说话的方式,是很难短时间调整的,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希望大家重视面试,早点在日常中去积累、去收获。山水有相逢,咱们华图面试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