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一个梗,行测为什么考天文地理,为了就是当别人谈天说地的时候你能说上一两句。当然这种观点是肤浅的。
行测的考试内容之所以包罗万象是通过考试来洞察你是否具备成为一名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常识考察你是否关心时事以及对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一些常见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言语考察你对文字的阅读理解;逻辑推理便是考察你是否具备理性思维,懂得辨别是非;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就是基于简单奥数和统计学的基础上考察你数学思维以及阅读各类报表的能力。这些与后期上岗后的工作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一对应的,毕竟这是一份对思想对能力都有要求,涉及方方面面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而很多小伙伴在考试的时候是这么操作的,常识靠命运哪个顺眼选哪个,言语逻辑还能做上一做,资料算得云里雾里,数量关系直接全选c。结果可想而知,并不尽人意。
反观那些上岸的朋友,他们的资料都是奔着满分去的,数量关系也能做到百分之70以上,他们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唠唠这行测当中的数学题。
不要放弃数学题!不要放弃数学题!不要放弃数学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资料分析必做,数量关系不能全选一个答案。其中奥秘且听我细细道来~
资料分析实际上是一个容易得分且最有可能满分的模块。它涉及统计学基础概念,主要围绕着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概念的计算与比较设计考题(当然美好的考题有直接读数的哈哈),复习这一类的知识第一要理解概念,记住计算公式,硬记也是一种办法。
第二要详细说说做题方法:首先看题本内容,边圈圈画画时间、概念、横纵坐标标识和敏感字眼比如"占""每""比"等,这些都是考试青睐的高频考点,文段中的具体数据可略看或不看;接着读题干,读题干的目的是判断出考的是哪个概念,比如计算出口额的增长量,便迅速定位到你刚才圈画的对应出口额的地方,找对数据;最后是快速计算。
当然计算有很多速算技巧和方法,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购买培训机构的教程进行学习。按目前各大机构的竞争程度,有质量的课程价格还是相当美丽并可以接受的。那些人铆足了劲研究出来的方法不得不承认是好用的。如果平时自己计算能力比较好的话请忽略此条建议。第三分配做题时间,理论上每个大题(含5小题)用时5分钟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比较吃力的,由于这一部分的重要性,每个大题(含5小题)可以自己斟酌加至6-8分钟。
关于这一模块,我想先强调一下做题顺序,尽量不要放到最后做。数量关系考的是啥?以省考为例,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容斥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计算,几何问题,最值问题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趣味数学题日期计算,爬井煎饼牛吃草,快慢钟表等。如何在一张试卷中来安排这些考点呢?难易程度如何安排呢?看我们从小到大也考了那么多试了,出题人的路数其实抿一下都知道了,十道题至少有4-5道是基础题,像经济利润、容斥原理、最值问题和区位数学题都是比较好下手的,出基础题的概率大。
至于难题,也只有那么1-2道,公认较难的有行程问题和排列组合结合概率考察。那剩下的也是转个弯就能算出来的基础题,如何转弯可以请教一下家里读小学的兄弟,和五年级奥数的解题思维类似哈哈哈。言归正传,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哪怕只把5道基础题算出来,然后再根据这5道题的选项猜剩下的5题,如此一来,算出5道加上猜中1-2道就可以获得百分之六七十的分数,这比全部选同一个答案显然要有优势些。
为了保证效果,我还是要强调一遍:不要把数量关系放到最后做!因为最后十分钟一紧张有可能连5道题都算不来。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公考老司机的血淋淋的教训啊!
总而言之,行测的每一个模块都是需要汗水去浇灌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还在奋斗的你一些建议,或"指点迷津"或"拨乱反正"或"添砖加瓦",让你的公考之路更加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