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边到处撒简历,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公务员的复习资料,直到2014年省考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完整地做过一套行测试题。复习的不怎么样,工作倒是有了着落,一家小杂志社收留了我,我开始做起了文字编辑。考试当天,我跟社长请了假,着急忙慌的去了考场,稀里糊涂的考了一天,竟然觉得自己还答得不错。出成绩的那天晚上,我正在杂志社加班改稿,56.35分,离面试分数线还差两分。我宽慰自己说,裸考成绩,这就不错了。工资低,加班多,杂志社的工作在省考成绩出来几天后被我辞掉了,随之破灭的还有我大学期间对工作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年,在经受多轮低端工作毒打之后,我坚定了考公的信念,买了全套的华图复习资料,提前三个月辞职备考。这期间,父母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父亲说,给你三年时间,考上就行,不上班也可以。
全职备考的好处是,成绩可以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头两个月。按照模块化的复习模式,很快就能弄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但复习到最后,特别是考前一周,整个人会变的特别焦虑,因为一些数量关系、常识类题目,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掌握,只能督促自己一遍一遍地训练,迅速弄清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做的,以便于在考场上能够迅速放弃。
第二年的考试,11月份出成绩,行测有了很大提升,但因为忽略了申论的针对性复习,总成绩依然没能进面试。虽然父亲给了我三年时间,但自己却不好意思真的在家啃老,又迅速的投入找工作大军中。频繁的更换工作,需要不停地适应新环境、新同事,让我很是头疼。12月初,终于入职新工作。过完元旦假期的第二天,突然接到报考单位的电话,通知我递补进面试,要提交资料。起初我以为是诈骗电话,因为考试是两个月前的事了,直到对面不耐烦的报出了面试确认地址,我才相信是真的。
随后就是紧张地准备面试确认资料,查询面试名次。当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名递补,且和第一名只有4分的差距时,脑海里里突然蹦出一句话:"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知道进面的那天,距离面试开考,只有10天时间。当晚,我在晚上查询了华图的面试开班情况,预约了第二天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