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内容的,做好之后,其实都很忐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有好几次我写的文章,莫名其妙的就火了,我也纳闷,像我精心收集材料,写的文章效果一般般,不经意间写的文章竟然火了,大家估计也有同感吧。后来想了个对策,就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内容,如果觉得是那么回事的话,说明内容是可以的。
为自己做事和为公司做事,虽然都是做事,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公司里,让手下人整理个文档给我,打回修改好几次,说哪里改哪里。后来说了一句:你觉得这个方案,自己能打90分的时候,再给我。
结果真的好了很多,当然那种能力很弱的运营除外。做打动人心的内容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当我们编的故事,把自己都看哭了,拍的电影,把自己都感动到,那就可以交差了。
在公众号转化率很高的软文,放在小红书上,也许转化就降低很多。而且拿图文广告去投放到抖音、微视这种短视频媒体,又是完全行不通的。不同渠道内容的形式不同,用户的调性不同,软文的内容也要相对应的做调整。
投过信息流广告的同学应该知道,不同的APP背后对应的是属性不同的几波用户,即使同类型的APP,用户属性也不同。比如:新闻类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凤凰新闻,面向的用户群就不一样,同样形式的图文广告,适合在今日头条上投放的,放在凤凰新闻,用户完全不关心。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抖音和快手,两个用户群截然不同的短视频APP,井水不犯河水。
在微博上,用网红前后对比的照片,用户评论的照片,被男神疯狂追逐的故事,能获得转化;在抖音上,种草就要做视频了,而视频制作难度又很大,所以出现了一种现象,微博和公众号玩的很溜的,在抖音上折戟了。在抖音上火起来的,好多是初次做内容的团队。
内容要根据渠道而变,也是最难的,不要说多个不同形式的渠道投放,单独一个渠道,比如:公众号能做好转化率的,对普通公司来说,就能过的很滋润了。
情感一旦灌入了用户心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让用户来消费,让用户帮忙转发,让用户拉新用户,都不在话下。灌入心智,用户就是你的人了,自然是想怎样就怎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