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国内拍卖业务竞争的日趋激烈,“海外回流”几乎成了各大拍卖公司的必争之地,而高成交率也使其成为春拍市场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以北京匡时为例,2009年,匡时就开始主动走出国门,和日本的亲和拍卖签订了合作协议,探索由亲和公司在日本境内征集中国艺术品交由匡时拍卖的全新的合作模式;为了进一步拓展国际性的业务空间,今年初,匡时还特别增设了北美代表处,借此加强与海外藏家团体的联系。“我们的业务人员,包括我,过去的四五个月里可能有70%的时间是在世界各地奔波。今年我们的海外征集所占的比重可能是历年来最大的,拍品总数的60%以上来自于海外。”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拍卖公司的海外回流拍品占其全部拍品的一半以上,北京保利书画方面的海外拍品甚至达80%以上,而不少近几年创造出天价、打破纪录的拍品也是来自于国外。拍卖公司海外寻宝之地主要集中在美国纽约、芝加哥、旧金山,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世界艺术中心,此外,华人收藏家较为集中的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也是拍卖公司重要的业务拓展范围。
“海外回流”为何能受到拍卖公司和市场的双向青睐呢?
“2009年,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片黯淡的背景中,中国市场反而一片火爆,天价频出,屡破纪录,成交价以每年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飙升。在这种背景下,海外藏家看好中国市场,纷纷拿出自己的精品,在这一波火热的行情中高位抛出,获取利益最大化。而海外拍品受追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归结于市场的投机心理,很多游资进入市场,想短期内获取巨大的利益,快进快出,造成买家心里不平衡,很多买家把手中的资金纷纷投向这一块。”一位资深市场评论人士这样表示。
而董国强则认为,“在拍卖市场上,买家是有这样一个心理的:两年前这东西卖100万元,我当时在场,没有买,今天卖300万元,买起来心里有压力。而海外拿来的东西,相对来说,没有露过面,也就没有价格上的心理障碍,所以大家比较愿意去买,这是‘海外回流’的一个特点。因此,相对来说,成功交易的概率就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