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邮票风行世界2008年11月4日,日本邮政发行生肖牛年的贺年邮票,延续了每年在世界各国第一个发行生肖邮票的传统。与往年一样,这套日本贺年邮票全套4种。图案包括来自长崎县佐世保市的玩具吉祥牛和广岛县三次市的天神驭牛玩偶。2008年12月1日,韩国邮政发行了一枚2009年农历新年邮票,这枚牛年邮票图案上的头部、尾巴和雪花部分使用了特殊油墨,在暗处可以看到这些部分闪闪发光。同日发行生肖邮票的还有越南邮政,其“吉祥牛”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的剪纸工艺制作,同时发行的小全张边纸上还印上了中国的十二生肖。美国邮政总局于2009年1月8日发行牛年邮票,这套名为“欢庆农历新年牛年”的邮票采用中华传统舞狮活动里的狮头为主体形象,左上角点缀一头栩栩如生的剪纸牛。同日,加拿大邮政公司也在温哥华举行了新牛年生肖邮票发行仪式。这套牛年邮票由国内和国际两个版本组成。国内邮票整张25枚,永久通用,售价13.5加元,图案主体是一头吉祥红牛,牛身上装饰着中国农历新春常见的“梅花”,背景是起伏的群山;国际邮票面值1.65加元,图案主体是一尊有牛形浮雕的中国传统艺术陶瓶。除此之外,法国邮政总局、巴西邮政局和中国香港邮政总局等也陆续发行了己丑牛年邮票。据我国著名生肖集邮家周治华介绍,2009年全球约有40个国家和地区将陆续发行牛年生肖邮票。牛年邮票的历史韩国于1960年12月15日发行了圣诞节和新年邮票一套3枚,其中一枚为牛年邮票,图案为牛头和男孩;同年12月20日,日本发行了首套真正意义上的牛年生肖邮票,图案为日本福岛岩手的民间玩具——驮着货物的牛。1973年的“癸丑牛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韩国发行了“牛票”。中国台湾发行的癸丑牛年贺岁邮票,全套2枚同图,主图是剪纸母子牛,取名“舐犊情深”;中国香港发行的《岁次癸丑》邮票,全套2枚,图案各为一头写实的黄牛。1985年“乙丑牛年”,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越南都发行了贺岁生肖票。韩国发行的一套2枚贺年邮票中的一枚为韩国古墓十二生肖守护石中的牛神浮雕;日本贺年牛票仍然以民间工艺品为图,是津山作州牛玩具;越南牛年邮票一套2枚同图,为儿童盘坐在牛背上吹奏牧笛。1997年“丁丑牛年”,发行“贺岁牛”邮票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多。韩国发行的贺年邮票2枚分别是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子和男孩女孩坐在牛背上放风筝;日本邮票一套4枚,包括2枚普通贺年邮票与2枚附捐有奖邮票,为冲绳玩具斗牛与高松玩具儿童骑牛;越南邮票以装饰化的母子牛、公牛入图;泰国邮票是外围十二生肖环的骑牛天神;哈萨克斯坦邮票也是套着十二生肖环的牛头;蒙古邮票是神话造型的天牛;美国邮票是剪纸牛和书法“牛年”;新加坡为装饰性的吉祥水牛;格林纳达则发行了2组6枚三角形金银箔自粘邮票,主图是各种牛头。非洲加纳还发行了《牛郎织女》牛年生肖邮票小版张,内含9枚邮票,以连环画设计形式完整地讲述了这个爱情传说。另外,加拿大、菲律宾、不丹、柬埔寨、圣诞岛、多米尼克、吉尔吉斯斯坦、帕劳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也都发行了牛年邮票。这些牛年邮票的图案既有中国画、年画、剪纸、篆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也有写实牛、摄影牛、漫画牛、工艺牛、卡通牛等,可谓精彩纷呈。邮票背后的文化融合日本是世界最早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1950年,十二生肖首次登上日本祝贺虎年的邮票图案。至今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生肖邮票近2000种。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生肖题材邮票成为世界各国邮票发行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也通过小小的邮票得到了体现与促进。在美国牛年邮票首发式上,美国邮政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邮票的发行应能体现国家对伟大的多元文化传统的尊重。每年的农历新年对于世界上1/4的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对于数百万美国人以及拥有全美最大华人社区的纽约市而言,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集邮者们说,他们喜欢生肖邮票是因为热爱中华文化,小小的邮票实际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巴西邮政局的工作人员说,与中国一样,牛在巴西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为人们创造财富,牛代表力量,也意味着勤劳与合作。巴西邮政局发行的“牛年”生肖邮票背景为象征中国玉的绿色,中间是一头金牛图案,左边圆圈里有代表中国农历十二生肖动物的图像,右边是对应的“地支”汉字,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生肖邮票的设计通常由对中华文化比较了解的华人参与完成,但同样也少不了与本国或本地区文化相融合,反映当地的文化背景。从2008年“鼠年”到2019年“猪年”,美国全部12套农历新年邮票的设计都将由香港出生、现居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和美国邮政总局特聘艺术总监EthelKessier合作完成。从2005年起,法国连续发行了鸡、狗、猪、鼠、牛中国生肖邮票。其中,鸡年邮票的图案由法国画家米耶创作设计,书法则由中国旅法画家李中耀执笔。而今年,通过竞标获胜的李中耀表示,他在设计中采用了具有更多易为西方人理解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水墨画形式,力图在中法文化各种因素的比较中找到一个有更多受众的平衡点,以达到传播大众艺术的目的。(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