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公众所知,很长一段时间内,刷量已经是整个内容行业公开的秘密,从播放量到阅读数,仿佛有量即可刷,刷成笑话的,也不在少数。
此前就有不少影视剧动辄几百亿点击,引来网友嘲弄:“全球人口凑不足一部剧的点击量”。
流量数据原本可以用于判断视频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与用户喜好,并以此制定视频采购及推荐、广告合作、服务器布局等重要经营策略,但刷量让这一切本末倒置了。
在畸形的流量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制作公司、广告主还是平台与用户,都终将失去培育优质内容的土壤。
抵制“唯流量论”,国外有两个值得参考的平台:Netflix和YouTube,前者是爱奇艺的对标产品,B站和后者相似度更高。
从早期为“五星评分”系统,到去年改为“顶、踩”单一评分系统,Netflix希望新系统能尽可能保证评分客观性。事实上,Netflix很少对外公开后台的视频播放数据,前方显示的仅是针对内容的评价,2017年底尼尔森公司曾公布作为第三方调查得出的收视数据,但Netflix方面表示:此数据和Netflix自身测算的数据结果相去甚远,改为“顶、踩”系统后,用户只能从结果中得知内容和个人喜好的匹配度。
今年7月开始,Netflix决定陆续移除所有用户发布的剧评,一来能降低评论区管理运营成本,二来也能避免水军或剧透,或是使剧评影响到观众的打分决策。
就Netflix来说,不论是“五星”,还是“顶、踩”或是删评论,都是平台在牢牢掌控对内容的话语权,降低被第三方操纵数据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升级推荐算法,从用户喜好角度出发推荐剧集。过于依靠用户行为当然也会有弊端,比如推荐范围越来越窄,但对于平台方来说,这可能是暂时可行的“不得已而为之”。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YouTube,从诞生之初一直受到刷量困扰。据《纽约时报》报道,视频刷量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直接搜索关键词可以得到前排广告和相关视频,谷歌作为其母公司并未在广告屏蔽上有太多打击行为。YouTube方面正在不断调整算法,试图增加评测维度,取消“唯流量论”,但从NYT的报道来看,收效甚微。
今年1月,YouTube更新了播放量测算系统,视频发布后一段时间仅显示系统认定合法的数据,剔除程序化播放和机器操作,随后结合视频受欢迎程度和用户群体,显示综合数据。在此过程中,部分视频播放量有波动甚至增长停滞。当然,有量的地方就有刷量,NYT采访的刷量黑产代表Martin Vassilev认为,新的测量方法不过是提高了数量难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