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目的是引发思考,思考的目的学习融合观点,不要为了看故事而阅读。
有时候我们觉得这篇文案写的好,但具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很难用逻辑去概括。最近在学习矩阵,觉得用来分析文案也别有一番味道,有些文案的逻辑也能合理的解说,便整理出来希望和大家探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和西子用两个矩阵分别来表示,西湖矩阵的一维是天气,另一个维度是西湖的山水,天气维度有好和不好两种情况,西湖的维度有山和水两种美景,那么西湖可分为四种情况,西湖天气不好对山、水的影响?西湖天气好对山水的影响?
苏东坡他用四个词语来描述,天气好,西湖的山好,天气不好,西湖的山空蒙,天气好,西湖的水潋滟,不好,和山一起称奇。
文案写到这里水平可见不一般啊,但苏东坡并不因此而满足,感觉美的时间太短,好、空蒙、潋滟、奇能美多久能呢?
所以就引出美人西施,西施矩阵的一维是装扮,可以把装扮分成浓妆和淡妆两个维度,另一个维度是不同年代对西施的评价,分为古代和现代。
苏东坡当然不可能和西施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他能知道西施有多美?于是便用“相宜”来概括西施的美!那么西施到底有多美?恐怕已无人知晓,西施的美是赋在历史中的,谁都知道美。所以苏东坡这一对比,便把西湖的美提升至历史中,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时间点西湖都很美,一直美,美到现在。这一点可谓深知人性啊。
如果西湖要举行文案比赛,苏东坡这一篇肯定能金榜题名。
把年纪和金钱的关系用一个矩阵来表示,一个维度是年纪,另一个维度是金钱。这一句话展示出来的却是四种关系,年纪小钱小,年纪小钱多,年纪大钱小,年纪大钱多,四种关系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贫富、年龄对比,从自己出发是我的一事无成导致后代贫穷,从后代出发后代的富有是因为有一个不贫穷的爹(观点不是绝对的,大部分观点)。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不伤人自尊,却带来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对人性的把握也恰到好处,让我们不得不反省。文案好就好在舒缓的痛击你的安逸。
从古至今分析两个案例,地点都在杭州,也算是一种巧合。这种分析方法对文案来说必须有两个维度,我把它叫文案矩阵分析法。
上述所说都是对简短文案的分析,能拆解出不同的维度。矩阵分析法对长篇文案来说,适合不适合呢?又应该怎么分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