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自身属性:25~35岁之间,白领及以上,年薪8~15万;行为特点:粘性比较强,周访问天数大于3天,对收益、安全性的信息特别敏感,同时处于一个选购理财产品的阶段;场景需求:由于首次投资,正在验证平台的安全性和收益效果;同时,由于首投常为短期产品,在对平台有好印象的情况下,一般会对比其他产品的收益准备继续投资。
想象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用户画像,在设计增长策略时会不会更落地、更踏实?其实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都是很多很杂很细碎的,容易淹没在具体的事务中。
比如:本来要让新用户更好的get到产品的点,进而认可产品的价值,带来留存,但是文案在斟酌的过程中,就传达出只有资深用户才能get到的点,那这样的活动必然无法提升新增用户的留存,因为「用户画像」搞错了,很可能是对着“自己心中的那些资深用户”在设计运营,甚至在以自己为角色原型设计运营策略,这都是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犯的错误。
这时,就需要将「用户画像」与具体工作内容对应起来,就能够更好的切中用户需求,带来超出用户预期的体验。
首先,能够将各个价值层级特点的用户,通过条件判断划分出来进行特征聚类,分析用户的自身属性和行为特点,并且结合业务进行场景解读,配合电话调研便能够更好的认知用户,形成更准确的用户画像。
角色画像是一个难度和门槛非常高的工作,因为传统调研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观察和交流完成的,用户的使用环境和场景都不同,就需要调研者有很高的素质来对信息进行辨别,最后形成有效的结论。但随着近几年数据采集能力越来越强,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做用户画像,相较之下更为直接和高效。
当有了自己产品不同价值阶段用户的用户画像,那么该如何设计增长策略呢?给大家一个大的方向——「用户价值分层的同期群衡量表」。
1、纵向分层运营,挖掘用户层级状态迁越的关键
举例,要找到用户从注册评估转化为新手投资的关键促成点,进而升级用户价值。比如:新手引导在理财产品中特别重要,为新增一天内没有查看财产安全相关内容的用户,推送让用户信赖的信息内容和投资引导,就能够更好的帮助用户度过迷茫期,更快的进行投资决策。
2、横向状态监控,阶段性的设计激活和召回方案
随着时间推移,用户无法避免的逐渐进入沉默状态,一旦在图上发现沉默流失的征兆,即可基于用户的行为特点,推送与用户查看过的内容相关的信息,召回的效果就比较好。但是如果沉默很久了,那将错过最佳召回时机。
分析只是手段,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数据驱动企业增长,企业的核心诉求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精细化运营,首先需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业务特征,搭建指标体系,这是“让数据服务于业务增长”的重要一步,同时,让数据在各部门之间高效流转则可以极大地提升沟通效率,让企业中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核心关注指标及奋斗目标,最终形成增长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