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之间互相PK并不新鲜,但以如此直白的方式、如此大的尺度,并引入明星大腕,尚属首次。因此,这组海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泛转载,也引发了专业媒体、意见领袖、以及普通网友对此事的热议,其中对神州专车的批评不绝于耳。
尽管不少人因“Beat U”广告事件对神州专车鄙视至极,但从总体上来讲,神州专车收益极大,可谓是一夜成名。神州专车百度指数的飙升和App Store应用排名的提升,都可以印证。
同样是准备碰瓷营销、以小打大,霸总和抠总的风格也是不同。
霸总:把当红明显、学者网红什么的都给我请过来,让他们为我们站台、表态,好好打一仗!抠总:召集公司管理层,到会议室一人拍一张照片,PS出来官微给我狠狠地推!我们为自己代言!我们要向Uber宣战!
其结果显而易见,抠总的投资人、圈里好友纷纷发来慰问电,关切地问候:大家身体都无恙吧?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都想花小钱办大事,都在用“自传播、病毒营销、社会化营销、新媒体营销”,但真想“瞬间刷屏、火遍神州”是很难的,其成功几率很低。反过来,如果你有钱,直接拿几个亿去推,效果也不会差。
自传播当然是努力的方向,但要毕其功于一役,这既需要很好的创意,也需要很好的时机。
如果够聪明、够走运,当你手握类似网易云音乐那样好的创意内容,当你面对可以顺势而为的绝佳营销契机的时候,一定不要像抠总那样一毛不拔,最终患得患失、贻误战机。
尽管你会说,手里有好牌,抠总一分钱不花可能会产生100万块的传播效果。但霸总花了100万,把创意放到更能营造反差、更具仪式感的媒介上去,使劲助推,就可能获得1个亿的传播效果。
乍看起来,因为抠总是0投入,所以回报率算下来是无穷倍,更牛逼,而霸总的回报率只有区区100倍。但问题是,如果要达到1个亿的总效果,把用户规模推的足够大,抠总需要连续碰到100个这样好的创意和时机——而这是不可能的。或许抠总坚持说自己能力强、运气好,但我估计还没攒到10个,抠总的公司已经三周年庆典了——嗯,倒闭三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