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我分享的核心部分 —— 百度Feed流产品与各家Feed流产品的对比分析。先看跟头条的对比。
今日头条Feed流商业产品有CPT/CPM/CPC等不同位置不同的售卖方式,不赘述。插播一个关于人才流动的小故事。相信今年大家都有感受到头条招聘了大量技术、销售。其实早在2015年上半年,头条在技术招聘的投入就已经非常大,先后从微博粉丝通、百度商业产品、微软研究院/工程院请了大批技术高手,甚至几百万年薪招聘科学家。这些技术投入很大程度上为2016年的迅猛发展打下坚实的产品技术根基。我们聊一些16年的特色产品功能。
头条今年上线了一款新产品 —— 开屏联播。举个例子,双十一的时候,天猫或者京东都可以通过头条的开屏联播,高强度给用户曝光。如果客户觉得头条的几亿覆盖还不过瘾,这时候头条就可以找它的联盟小伙伴们,比如在天气应用领域、旅游应用领域、美食应用领域,找若干家小伙伴,让大家都在一起开屏展示,让客户的营销活动有了更多曝光,也帮联盟小伙伴们提供了变现价值。
还有一个产品叫联动独立日,也是偏展示类广告形式,特色是行业排他。仍然举例子,比如双十二之前,头条可以让京东和天猫这样的对手公司竞争全行业排他,从开屏、到信息流、到详情页都是这家客户,强势展现,从而得到更好的溢价。视频形式的广告也有类似的联动。从开屏视频、到信息流、再到落地页都可以联动,在多个用户互动时刻,通过动态的视频,激发用户的兴趣。
在视频播放方面也有产品改进,当用户处于WIFI状态下,头条中的视频广告可以自动播放。可不能小看这自动播放,一张静态的奔驰图片和一个帅哥开奔驰的视频,哪个会更吸引用户多看一会儿呢。视频自动播放的能力尤其对品牌类广告主是很有吸引力的。
头条提供了关键词定向能力。以目前头条拥有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关键词定向应该提取于用户阅读文章的内容。现在头条的用户产品设计更加强调了搜索功能。搜索产品的强化,一方面为关键词定向提供了极其精准的用户意图数据,另一方面让用户更深度地黏在头条中。
头条在创意优化方面提供了动态词包的功能。FB、凤巢也都有类似功能。比如一个生鲜电商广告主可以上传一个词包,包含车厘子和苹果这两个词。用户A很喜欢吃车厘子(并阅读过相关的文章,被头条的系统记录下来),那么用户A看到的就是“XX生鲜,车厘子正在热卖”;用户B喜欢吃苹果,那么他看到的就是“XX生鲜,苹果正在热卖”。通过一些文案的变化,大幅地提升广告点击率。
多创意的自动投放又是一个比较领先的能力。做传统DSP投放的小伙伴知道,当同时上传几份创意后,需要每过一段时间去监测各个创意的效果,根据创意效果来人工调流量。现在头条直接提供这种能力,让广告主可以将多份创意一起轮播投放,头条的系统根据各个创意的表现,自动地帮广告主分配更多流量到表现更好的创意上去。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是不是都感受到头条的商业产品的成熟度在国内众多Feed流产品中还是很领先的。
我们再来看看头条用户产品这一侧近期(16年8月-12月)有哪些最新的产品动态。第一个是大V入驻。之前我们只是把头条看成新闻客户端,而现在大V都开头条了。第二个是内容建设。我们知道曾经在2015年之前头条因抓取内容而与若干媒体产生矛盾。2015年开始,头条加紧了内容领域的建设工作。头条号大约在15年中下开始发力建设,像微信订阅号一样,邀请公司身份或者个人身份入驻。甚至提供了一键同步微信订阅号内容的能力。现在虎嗅、36氪、金融界、暴走漫画等垂直媒体都纷纷开了头条号,可见头条号的影响力。
就我个人而言,很多互联网信息的内容,我都在头条上阅读了。第三个是头条问答。剑指问答类论坛,组织一些有有意思的、小有争议性的话题,邀请大家做答,将很多内容都沉淀在这个平台上来。第四个是不断强化搜索能力。
举个例子,当我们刚刚阅读了某著名体育明星出轨的新闻,大家第一个反应往往是好奇地“百度”下绯闻女友是谁啊,长什么样,什么背景,这就离开了头条;但现在头条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搜索功能,不仅强化了搜索框,“绯闻女友”也增加可点击的搜索链接,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轻轻一触,就满足了好奇心。我们大胆预测下,头条有没有机会成为国内第五家搜索引擎公司呢?
大V入驻、头条问答、头条号的内容建设以及不断强化搜索能力,现在我们还能说头条仍然是印象中的那个很娱乐化的新闻客户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