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不错,但内容的来源是你的技能。我只是个业余漫画爱好者,在短短数月没有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就积累了1.2万的微博粉丝,那如果我的技艺精湛呢?
《从零开始做运营》一书的作者、同时在知乎也是大神的张亮在《我是如何在知乎做到10万粉丝的》文章里写到,他靠着10万粉丝的价值,让十多家出版社抛出橄榄枝,同时他建立了订阅号,7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开通了流量主。粉丝是怎么聚集的?因为他懂运营,这个就相当于是他的技能,他通过技能帮助知乎用户解决互联网学习上的难题,赢取了粉丝。
这里说说我,我2016年7月注册知乎,知乎用户对暴走漫画是有深厚感情的,但同属暴走漫画工作人员,我一开始的一些回答却并未为我赢得多少粉丝。直到“运营总监或运营经理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篇回答让我得到了一百多个赞,我才找到了前进方向——你实实在在通过你的技能和见识帮助了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尊重。
技能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满足用户物质、精神需求的能力。大触和大牛指的就是在各个领域能力过人的大神。譬如游戏界的红人可以是高玩,也可以是各具特色的手残党,像游戏解说谜之声在业界就以各国语言功底深厚著称。
光有技能还不行,为了避免同质化,你还得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贴上标签,建立他人的认知。再以谜之声为例,他不但精通外语,而且知识面广博、声音儒雅时而调皮、性格温和,提到他这些特点相关的梗,游戏圈子的人或许就会联想到他。
而对于我,看过我在知乎上不少回答的朋友,见到我一步步从保安、快递员走向互联网公司管理岗位,他脑海里会产生一个印象:这是个不屈不挠、励志的斗士。另外,在我的QQ群里,我不断给互联网从业新人出一些注重实践的主意,他们都称我为套路大神、老司机。当然,我在知乎还有个标签,就是暴走漫画。
通过内容传播告诉用户你是怎样的人,你的观点代表了支持你观点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最好不要两边都讨好,这就成了一个球,没有棱角也就没有了特色。比如最近关于咪蒙《职场不相信眼泪》的讨论,支持她的观点就会容易被人贴上BOSS、领导、剥削者等标签,反对他的观点也会容易被贴上打工者、实习生、弱势群体等标签。
对于运营人而言,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它们的作用是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喜欢看反鸡汤文,你给他一碗鸡汤显然不合适,反之亦然。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益——我在写完这段话后,你是不是会为我贴上“实用主义者”、“冷酷”、“看过<后会无期>”这样的标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