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一定要做一些动作的,它不会天上掉馅饼,也不要天真地认为只要产品好、体验好客户就会分享,这些是错误的。回到原点,我们要从消费者的意识与周围的角度进行考虑。营销的目标就是要促使他去做这件事情,要形成自传播内容,要创建一个产品做起来。
让产品和内容以及logo成为这个场景中的重要道具,北京发大水的案例,实际上它是把产品当成一个道具在用。
产品实际上已经成了用户分享生活、进行表达的一个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场景。所以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用户在分享产品的时候,这个点在哪里?
这个方法一般适用于有店面的平台,也就是有相对店面的品牌。迪卡侬在引入的时候和一般的商场就已然不一样,整个品牌实际上是让顾客进入一个沉浸式的消费环节。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用户去做任何事情,只要进去就能分享并且呈现logo。
促销引入法指的就是在做传播的时候,还需要引入一点点推力。你需要用促销或者其他方式来推他一把,通过诱导的方式形成的内容其实更具有吸引力。
比如万圣节的时候很多人在酒吧玩,并且晒出来酒吧玩的照片,这就是预设的内容,然后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来。其实换句话说,促销本身没有噱头,重要的是思路,需要想清楚做这件事情的目的,要以终为始地去规划传播内容。
首先要想好自传播的内容是什么,才有可能做这件事情。如果不明确内容的话,促销的形式就会有非常之多。
行为势力指的是创造一种独特的行为,经过反复的教育和市场交易之后,它会根植在目标消费者的思想之中。比如星巴克,人们记住的恐怕不仅仅是他的logo,还有另外两个字:“装逼”。一台苹果电脑再加上一杯星巴克,人们就有资格发朋友圈了。
这个就叫做行为势力,人们其实是被品牌不断地引用去做一件事情。通常来说,道具法和促销引入法是比较敏锐能够感受到的,而环境体验法投入很大,就像迪卡侬商场这么大的面积,至少要多一倍柜台。环境体验法以及行为势力都是长期行为。
追热点的方法和技巧有千千万万种,需要大家慢慢地去总结。但是要牢记第一原点,就是你想说什么,永远不要忘,原点永远高于热点。
以辞害意、舍本逐末是所有的营销传播里面最糟糕的情况,任何一次营销行为其实都是有成本的。想要有效率,一定要有自传播,没有自传播的势能即品牌的组织,任何热点都帮不了。如果不能够成为热点的一部分,贴热点就没有意义,如果你自己能形成自传播的势能,其实有没有热点没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