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规明确,一个好的精品群,建立之初就必须要明确你的群规准则;主题鲜明,例如新媒体、篮球运动、创业、亲子母婴等主题群;人群精准,社群主题明确,那么人群定位就要精准,并且最好之间都熟悉认识;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尤其是线下活动,维护发展一个群最好的方式就是互动,线下互动活动更能促进群关系发展。
就拿闺蜜圈来举例,他们的粉丝有20万+,粉丝量很大,七八个人在维护,维护这么大量级的粉丝社群,他们靠的就是线下活动,先期做的都是大型活动, 之后逐个分散线下小型深度聚会沙龙,这里强调的就是深度。你举办的社群线下活动不一定要很大型,关键也不在于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你的线下活动是否够深, 一次主题性线下活动,切实帮助到他们解决问题或者达到了你举办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并有深层次的影响,这就是成功的线下活动。
高效地运营一个社群就要通过增强互动性,策划高质量的活动,并搭建格局统一框架完善的管理团队,让参与感玩起来,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社群发展规划以 及完善的群规,保持开放利他的心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势推广,利用好粉丝经济,学会去中心化打造社群领袖,并始终保持传达社群的核心价值观。
直接变现的模式比如付费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开展线上讲座并收费或者组织其他的收费活动,比如做拍卖、卖书卖课程、做产品等一些微信群。例如我们群里有一位朋友,他建立了一个群,每个人收费10元,然后请了十位微信运营做的不错的朋友在群里分享讲课,这就是一种盈利模式,直接变现。间接变现模式则是把你的这个社群当做一个媒体平台,用来维护粉丝关系,而不是直接产生利益。比如你建立一个微 信群,通过这个微信群认识了很多同行业的人,通过它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这不是产生直接收益的,主要是间接变现。很多公司也建立自己的微信群,粉丝群,去 做维护,这都是在长久的运营过程中实现间接变现的。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有自己的商品,可能是母婴、亲子类的产品,可以做一个聚集母婴亲子的社群,首先靠自己的价值观吸引一批人,达成理念认同,最后 卖产品回归到交易,实现商业变现,这可能是醉直接的社群商业模式,也许会有很多人反感,但若是商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落地到卖产品。
产生一定的吸引感,降低用户对你的信用成本;可能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将前置消费变为后置消费
举个例子,以前人们买房属于前置消费,买汽车是后置消费,因为汽车是损耗商品,需要花钱保养,这费用最后可能会超出买车的花费,属于后置消费模式。 而社群的影响可能会把前置消费变成后置消费,比如房地产商,以前卖房先要交付费用,未来买房子可能就是免费给你住,但是必须要在开发商合作的配套设施供应 商消费,比如超市、家装、物业、学校等,你必须要去他们指定的地方消费满一定年限,超市购物,孩子上学,相当于一套消费绑定,开发商前期用免费吸引消费 者,后期则用长时间实现资金回收,实现变现。
比如说传统模式的在线讲座,交钱听课,现场有记录者写成文章,拿到各大媒体平台去投稿。如果现在用社群模式,那么你是我的学员,我们用众筹的模式来 上课,那就需要找你身边的人给你出钱来听讲座,然后再回馈那些给你众筹的人,你可以拉一个群分享这个课程,分享你的课程笔记和感悟,别人也就相当于听了那 个讲座课程。以前讲座都是靠自己去推内容,而现在通过社群模式,让每个学员都帮你推内容,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且实现了社群粉丝的参与感,体现了自己的价 值。
例如一个招聘社群的运营,加入社群,群里的HR可以帮你推荐到各大公司,但是你必须要展现你的行业相关执行或策划能力。社群可以策划一个线下活动, 号召群友帮助HR群策划线下的活动,首先你能在群里众多HR面前展现自己的策划、执行能力,他们会帮你去引荐,并且让活动相关的企业HR看见你的能力,这 是一个双赢的活动,社群达到了最佳的活动推广效果,你也可以从中收获offer。群主实现依靠自己的资源,驱动群友去帮社群做宣传营销,同时也给群友得到 回馈。
神秘感,从0开始的小社群,具有核心价值观,不轻易拉人,只选精华,精准目标群友仪式感,进入社群要有一个仪式,精神上的或现实中的,这是精神价值的表存体现集体荣誉感,社群积极发动线上活动鼓励群友参与活动交流,增强促进作用参与感,不断举办线下活动,让大家带着问题和目的达到深度交流,不必在乎人数,而是深度。
精神价值观、核心目的明确,决定你的社群能否快速建立起来群规要明确,群友要精准长期定期做活动,这是决定你的社群能否长久存活下去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更倾向于为精神买单,而不是为功能买单,要突出精神层面的价值社群有可能会把前置消费变成后置消费,会把之前的大价钱变成分期消费社群的众筹模式,很多众筹都是通过社群来完成的
社群的在线讲座模式不应该是“我听了我看了我走了”,而是“我听了我传播了获得自己在朋友圈的参与感荣誉感”,社群放大了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形象。
未来社群会不断壮大,从一个群组生成另一个群组,而每个群组之间会信息同步、会有互动,互推,资源对接和互补,从而打破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