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了达成一个月销售额100万的目标,竭尽所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用户愿意给我掏钱,在此过程中,我把“用户掏钱”这个过程视为终点,只要有更多用户完成了掏钱这个动作,我就成功了。这样的基础立场就是一个“推动”的逻辑。
最常见的基于“推动”逻辑在发生的事,就是很多团队内部的“唯KPI是从”。
而“触动”,则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在双方同时都产生了某种发自内心的原创性回应时,触动才会发生。
触动的最根本逻辑是:除非我以触动你作为回应,否则你无法触动我。换句话讲,当你触动了我,你很可能也同时在被我所触动。
比如说,三节课在6月份的时候,小范围内测了一个收费的“在线专题课”的项目,我们一度认为,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给到的用户价值不够好不够高,但当这个项目结束后我们跟大家说,不好意思我们可能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如果大家觉得不爽,我们可以无条件全部退款的时候,我们在群里发现大家的反馈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我相信大部分运营都是会被用户感动到的。用我们运营妹纸的话来说,当时忙了一晚上,半夜11点站在家门口突然看到这些话,有种想要泪奔的冲动。而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她开始有更强的意愿和立场一定要做一些对得起这群用户的事,一定尽我们所能给这群用户们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和服务。
基于她这样的立场,反过来用户们又变得对我们更加认可与信任,与三节课之间建立起来了更强的情感关系。
所以,推动的最终目的可能仅仅只在于让对方进入到你设计的逻辑和流程中,并最终得到你预期的结果,让你获胜。
而在一个成功的触动中,被触动者与触动者往往可能成为一个整体,他们因为彼此间的一些奇妙的互动而给彼此都创造和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前者的逻辑下,一切都只是的达成某个你眼中既定目的手段与工具。
而后者的逻辑下,你则可能是要与用户们一起去创造出某个结果,且这个结果可能在开始时并不明确,只有当你与用户们产生了某些有趣的互动后才能慢慢让它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得出答案。
听起来虽然有点悬,但我眼中的好运营,一定是更加懂得基于后者的逻辑和立场来开展工作的。
第一,你最好能够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即:既不要把用户当上帝去跪舔,也不要把用户们当作SB去蹂躏强奸。
例1,有一次,一个“用户”在微信加我,姿态较高的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我回应了它,并截图发了个朋友圈,一堆人过来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