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们想象中不同的是,传统媒体因为体量巨大,或许在新浪潮的冲击下反应迟钝,但媒体人反应并不迟钝。
“石榴婆报告”婆婆说:“2013年3月吧,我老公回家和我说,现在有个东西,叫微信公众号,很不错。他已经帮我注册好了,让我把博客内容搬到公众号上来。”
“一条”的徐沪生说:“好像2013年开始,开始在单位内部做微信号,每个编辑部门都做了一个。”
范卫锋的“范言直谏”在2013年4月24号发出了第一篇文章,而“毒舌电影”的小卷回忆说她们在2012年底就开始在公司内部做了。
引领风气之先的上海在这一波公众号浪潮中起步并不晚,但传统媒体后来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不始于公众号,也不是一个公众号能解决的。徐沪生说:“那时候才渐渐开始了解微信公众号号。后来单位成立了独立的新媒体部,我直接在管。做了没多久,就觉得体制内没法做新媒体变革了。”
▲同事镜头下工作至深夜的徐沪生,这也是大多数内容创业者的写照
以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的便利,不断掠夺原本属于报纸、杂志、电视台的用户的注意力,也蚕食鲸吞着原本属于他们的市场份额。
四年前的夏天,很多人在电视前面见证了林丹战胜李宗伟,成为首个卫冕奥运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的传奇。而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在手机和电脑屏幕前目睹了这一切,有人想到打开电视的时候发现遥控器早已没电多时。
有人说,如果你的微博/公众号有一万粉丝,你就是一家内刊;如果有十万粉丝,就是一份地方报纸;如果有百万粉丝,就是一家全国媒体;如果有千万粉丝,那就是一个上星卫视。
在此消彼长的发展中,停刊、关门、出走,成为传统媒体在过去几年间的常态,人们从震惊转向漠不关心,似乎还有传统媒体苦苦支撑这回事变成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