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勇斌的一名前同事,站在深圳一个状况复杂的交通路口手足无措时,他划拉手机,叫来一辆滴滴快车。几百米,起步价。司机在路口掉个头,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这个窘态就算解除了。
凭借一款国外的拍图识别软件TapTapSee,顾伶磊在出差住宾馆时,可以独立分辨卫生间里摆在一起的两瓶液体,哪瓶是沐浴液,哪瓶是洗发液,而不再需要劳烦服务员了。他甚至可以摸索着自己调控空调温度。
有些人认为,自己又不是残障人士,但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变老,对新的世界有了障碍。手淘无障碍项目主管竹音提到,淘宝有老年版,图片、字号更大,商品也有区别。可以绑定亲情号,老人选中商品,子女可以代为付款。老年人使用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点击子女头像,进行询问或聊天。
科技的进步正在普惠更多残障人群或弱势群体。未来智能语音助手、无人驾驶都极有想象空间。不过这些都还要看科技公司是否有一颗改变世界抑或服务每个人的雄心。
他们要给视障人群开发单独版本,但包括顾伶磊等在内的无障碍民间推动力量,都反对这样的做法。
“我们不想要比正式版少百分之八十功能的特殊软件,我们不想要造型死板配置低端的特殊手机,我们不想要只为了形式化做了连盲人都看不懂的盲文标签的定制设备,我们不想要比普通网页少很多东西的所谓专用网页入口……我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我们不需要一个特殊的安全的角落,我们只想要一个跟普通人一样的,同样大的世界!请给我们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李重阳在朋友圈转发过同学写的一段话。
“信息障碍实际是产品的一个缺陷。改造好了,就可以正常使用。”顾伶磊称,安卓、Windows在底层搭建时都有相应考虑,也提供无障碍开发技术文档,工程师只要按照文档规范去做兼容即可。
单独开发视障者版本,一是成本高,二是不利于后期维护,人员架构调整或产品迭代后,相应功能就会失效,也容易留下安全漏洞。
更深层次,他们认为,这种特殊对待有违无障碍精神。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
但是有产品经理还是会基于个人理解,开发简化版本。Windows界面下阿里旺旺盲用版的出现,就是一件让顾伶磊“非常不爽”的事情。
他们首先要搞清楚残障用户的真正需求。 阿里巴巴手机淘宝(以下简称“手淘”)2015年开始关注无障碍改造。早期沟通时,手淘无障碍项目PM竹音问视障用户:你们经常使用什么功能?
对方直接说:你们怎么用,我就怎么用,跟你们一样的。
“之前内部讨论时,大家想当然认为无障碍服务应该这么做或那么做,后来发现这些想法真心要不得。” 滴滴公益项目相关负责人牛晓波告诉AI财经社,健全人很难设身处地去搜罗,残障人群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比如滴滴2016年在北京、武汉等地推出无障碍专车,改装了别克GL8,有了一个旋转式座椅——靠车门座椅装了小马达,可以旋转到车外,待乘客从轮椅移到座椅后,座椅旋回车内。
他们认为设计相当酷炫,但同残联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发现这种改装只适合部分残障人士出行,对那些离开轮椅比较困难且轮椅不可折叠的残障用户而言,他们适用轮椅直入式,这样就不必借助别人帮忙挪动身体。
有些细节,健全人几乎无法预料。滴滴客服曾发现用户下单异常,回拨三次,电话另一端均是接通后无人应答或挂断。最后一次,是该用户家人接了电话,称用户本人是聋哑人,他下单后无法接听司机电话。滴滴方面这才意识到,他们的潜在用户中,还有聋哑人。为此,客服升级服务规范,提议给此类需求打上标签,以后用文字沟通。
产品的无障碍支持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牛晓波说,他们现在会找专业机构或中介渠道去沟通、调研,比如向残联、盲人协会、深圳信息无障碍协会等机构组织寻求支持。
第一次收到深圳信息无障碍协会发来的测试列表时,牛晓波快懵了。Excell表格上,密密麻麻列出数百个漏洞,没有优先级,感觉哪个问题都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