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析用户角色
考虑产品的使用者都有哪些受众,产品需要针对那一类人作为定位,产品定位是判断需求是否要做的重要依据。
3. 分析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都有哪些
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往往是会或多或少有冲突的。用户考虑便利,产品考虑盈利。我个人角度还是觉得要以产品目标为重,用户目标可以用别的方法去弥补。
4.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优先并依次考虑产品定位,利益项,及成本
比如说用户喜欢一个功能,如果这个功能做了,用户会很喜欢用。但是,这个功能与产品定位无关甚至会偏离产品定位,或者预算不允许,加了用户喜欢用,但是不加也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那就不要加,不要盲目考虑用户。
5. 然后是用户角色,围绕用户角色考虑功能设计,分别针对某一类用户,围绕场景考虑功能设计
场景是一定要考虑全面的,这样可以排除很多不必要的想象。
6. 穿线,模拟整个流程,跑通流程的基础上细化一部分功能
在穿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连起来就会发现哪些功能并没有实现闭环,需要调整的。
7. 再细化,考虑原型时,针对某一细节和特殊情况进行考虑
特殊情况一定要做考虑,做好了会赢得口碑,没考虑到,有可能会直接损失用户。
8. 基本流程和特殊情况都考虑好了之后,考虑是否解决了根本问题,再考虑用户体验的优化,如何去优化
最后考虑用户体验优化。标准就是,“先要可用,再要易用”这才是精髓,而不是盲目追求美观。
9. 考虑方案的时候不要只考虑一种,比如说一个需求,也要考虑两到三种解决方案,这样才不会先入为主,影响判断
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影响很大一部分的需求分析师,比如说一个功能,只考虑了一种方案,那么当开会研讨的时候,大家的发言就会让你觉得你的狭隘,但是你因为脑子里已经先入了这种方案,考虑别的方案时就会欠缺考虑,建议跳出这个圈子再看。
3. 改的方案细化的时候要做多份方案,然后考虑各自的优缺点,给对接人确认
4. 确认好了就可以交给开发来实现了
注:坚持才能出成果,总结才能逐步提升,第一次发文章,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