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理,在确保责任成本完成的情况下制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2)根据目标成本和施工项目的特点,将目标成本按照工种和工程岗位逐级分解,确定各工种、岗位的目标成本,细化到人。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项目的特点,运用动态比率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各个环节成本的构成情况,确定成本构成中的重点项目。
采用敏感分析法确定各个成本构成项目对于工程项目产值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确定控制的重点。 (4)事中控制制度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构成中的重点项目和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加强关键项目的成本控制。
针对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发生额,确保责任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实现。 (5)事后分析制度
在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运用成本分析法,将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超支和节约的情况。依据成本超支和节约情况,采取标准成本分析法,自顶向下逐步查找产生超支和节约的深层原因,直至分析到每一个人,以便及时整改。
(6)未来运用制度 经过上述成本分析确定的成本控制重点,研究其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未来施工中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