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从用户体验上分析,填写邀请码无疑是最繁琐的,尽管现在“复制邀请码”这一功能被大量使用,用户操作简便了一些,但总的来说却比另外两种方法多了一个填写邀请码步骤,在漏斗转化的过程中永远比别人多了一步,用户的操作成本高,流失性必然会更大。
利:但邀请码形式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手动填写邀请码比起其他形式虽然更麻烦,但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需要体现用户被邀请身份的时候可以使用邀请码,用户从情感上更容易产生“我被邀请了”的感受。
利:从邀请方式上分析,h5落地页注册方式相对来说会比填写邀请码更好,因为用户的操作成本相对较低,用户在页面上填写手机号码,比起一串无规律的邀请码更容易接受,还能减少邀请码带来的一连串操作,比如“复制邀请码”、“粘贴邀请码”。这种方式可以提前获取到用户的一些信息。
弊:需要用户在下载app前就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用户会有所犹豫,很多时候先下载app看看,再考虑是否注册。说到这里,可以考虑在设计的时候,让用户不填写手机号码也可以下载app,这样可以减少潜在用户的流失。但同时,没有在h5页面填写手机号码的用户就不能绑定邀请关系了(这里其实可以和“免填邀请码” 一起使用,没有填手机号码的用户就可以走免填邀请码的流程)。
利:从三者整体上看,免填邀请码形式或许是最优的解决方案。首先填写邀请码形式的弊端在于用户转化流程长,流失率最高;h5落地页注册方式的弊端在于用户要先绕道到页面上注册,再回到App内完成操作,给用户造成了阻碍。而免填邀请码形式能减去手动填写邀请码流程,邀请流程也能被系统自动实现,是三者中用户操作成本最低的。
弊:免填邀请码形式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目前像openinstall等第三方已经能实现极高的精准识别率,并且能兼容iOS和Android系统,但相对而言,需要集成第三方SDK,企业需要做出一些妥协。
总体而言,所有App的邀请机制设计,本质上都服务于产品的属性,产品需要一个清晰的定位,才能从海量的市场案例和有限的邀请形式上,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推广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