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新品的巾身两旁加上了三片式护围的设计,能大大降低侧漏的发生。 为什么不是广告里常说的立体护围呢?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高度,立体护围一般是1cm,虽防漏性好但会带来、摩擦感,而2-3mm左右的三片式护围,既能对付你半夜乱动时候的侧漏风险,还十分舒适。
就和安全套一样,几乎所有的卫生巾品牌都会强调“薄”这件事。
卫生巾有3层,最占地方的是吸收层。普通产品吸收层大多用的是棉絮和毛绒浆,而轻生活的则是会“变身”的高分子吸水珠。 从化学角度来说(咳咳~),它是一个个微小的颗粒但可以承受自己体积上千倍的水分。
为了更薄,我们找到了日本的住友高分子,把它们压制在一张薄薄的纸张中,外部看起来只是一张普通的纸,却可以吸收200ml的水分。
所以不要怀疑,这次你收到的轻生活,打开时只有0.1cm。
普通品牌的单片包装很少是全密闭的,但我们认为时刻都应该在意它的卫生性,所以做了全密封的处理。可能是工艺上没处理好,有一些好心朋友告诉我们说,撕扯的时候会有点费劲。
这次用的还是原有的德国汉高胶,但我们把工序部分优化了,让胶线的附着度达到刚好。 如果你轻轻撕开它,就会发现无比流畅。
最初我们设计小便携袋,是希望你换取时可以装几片带去洗手间,干净又不害羞。后来我们发现,帆布的质地在洗手间容易弄湿,而开拉链式时也容易扯到卫生巾包膜。
于是新的便携带出现了,柔软的Pu皮革设计,拉链也变成搭扣,特别洋气和好用。
这一段内容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关于卫生巾的生产细节,它的形状的改变,它的成分是什么,这些变化带给你的使用体验上的区别是什么。
这样的描述出来,轻生活的女性关注者,会明白这款卫生巾和自己平时用的卫生巾的区别是什么,能够给自己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
男性关注者会明白女朋友平时生理期在卫生巾方面的一些比较难言的遭遇,并且在为自己的女朋友购买了这款卫生巾后,也能知道如何向女朋友表述自己购买的这款卫生巾的独特之处。
产品品质,无需多言,主要是向读者传达我们的产品品质如何如何。
在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的一次推文中,作者推荐了一款联名款的围巾。为了表述自己围巾的质量,作者在文章中附上了质检报告,很有信服感和说服感。
这里就不多讲了,唯一的建议是说:在描述自家产品品质的时候,要自信,只要能够证明自家产品质量好的点,就拿出来作为你的素材,不要藏着掖着。
那么,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关于你要推荐给用户的产品的生产细节以及产品品质呢?
你可以自己去往产品生产的第一现场,亲自去体验生产一款产品的全过程,比如一款水果从采摘到挑选到包装到派送这整个过程,你都去经历一遍。
如果不支持去往第一线来体验产品,那么就和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聊,通过聊天来深挖产品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上面的那些做到了,你就可以很有底气地告诉读者你的这个产品的生产加工细节,向他们出传递你们这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对应的高标准是什么,达到这样高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要相信,没有人在看产品介绍的时候,会拒绝你关于产品更多的细节描述的。
2. 借力权威
简而言之,就是抱大腿,通过牛逼厉害的人或者产品来从侧面正面你的产品同样牛逼厉害。
比如,在一个养生类的节目中,有赞助商想要在这个节目中向观众销售自己公司的养生类产品,那么如何让观众信服呢?
当然是专家出来讲两句了,专家先给你讲讲我们日常中有哪些养生方面的误区,然后讲述这种误区所带来的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忽视之后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后果。
然后,主持人会非常贴心地帮助我们的观众朋友询问怎么办比较好,这个时候专家就会说依据自己的研究,发现某某产品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帮助,自己通过临床试验,帮助自己的病人在治疗中使用,当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等等。
相反,如果在电视购物中,没有专家,只是主持人来向观众朋友推销这款产品的话,观众对这个产品信任的可能性会比较小。
如果有一个这个领域的专家(当然至于他是不是真的专家,这个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这里不做探讨),站出来,表示自己对这款产品做了充分的研究,并且通过一些病人的所谓的真实反映,证明了这款产品有效,那么观众朋友们对这个产品产生信任,蜂拥而上去购买这款这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那么在我们当前接触的这些卖货文案中,产品一般是如何“借鉴权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