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中的每一步都可称之为自然流量,但只有最后踏入场所的才是真正有效的自然流量。
有效自然流量想要变多,就得精准算计好漏斗中的每一步转化。
路经人群:这是流量的起始,决定着整个漏斗的上限。所以场所选择的位置一定要在人群密集区。
精准人群:想要找到精准人群,就得找到它们的所在区域。家、学校、办公地,三不沾的场所,通常不是一个好场所。
有报班意愿:通常不由场所决定,一个善良的机构,不应该生造噱头,创造需求。要从整个大趋势触发,去调研哪一部分群体对教育有需求,再精准勾引。
有付费能力:一二线城市、白领聚集区,主要看收入水平。某种程度上这也影响着报班兴趣。
产生兴趣:场所外露出的信息,包括场所名称,装扮风格,宣传文案等场所与顾客的接触点。第一印象要好,要勾引到顾客的兴趣。
踏入场所:兴趣是勾引,是吸力,还有推力。恐惧诉求,利益诱惑,黑帽方式形成推力。
外延触手:如果用比喻的说法,场所可以是一株植物。植物本身是不能动的,但它可以借助蜜蜂传播花粉,而区域广告就是它的外延触手。
传单与汽车广告都不言而喻,前者是周边扩散,后者是区域扩散;前者精准,后者打响品牌知名度,先在用户心智中占据地位,而口碑实际上是“流动传单”——顾客了解了课程质量后,自发地成为了免费传销员,通过其关系网络传给下一个人。
而一般的传单,看完即仍,或者压根不看即扔,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好的外延触手,一定是高维打低维,通过品牌占领心智,再迅速铺开可触达渠道,搭配上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使用户形成口碑,口碑刺激品牌,不断回滚,形成良心循环。
可感知、可获得(概率+成本),就是制胜的不二法门。
一个想要报辅导班的家长,听他一个同事推荐A机构,会有些犹豫;如果他再听说自己家的妹妹也报了A机构,选择概率会变大很多;如果他的老婆也对他说,她的同事家小孩也报了A机构——无疑,这事儿稳了。
只要覆盖关系网的足够多的维度,它就能形成自发效应——当然,线下走的是强关系网,难走,但走得通就很稳固。
虽然本文重点在于如何获取流量,但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愈发重视自传播,而自传播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
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决定整个流量挖掘过程跑通的关键。
如果说场所是获取自然流量的关键,那么当顾客走入场所之后,场所本身所能提供的价值,除了空间面积的制约,顾客能够买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课程、一系列元素交互的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