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朋友聚餐,看到美食当前,大家都拿起手机发朋友圈或抖音。
此时我发现了哪里不对劲:我们非常吝惜自己吃完以后写评语,但对于拍抖音或朋友圈却十分在意。
你看,不仅要仔细思考剪辑,拍完了以后还不嫌麻烦地,一遍又一遍的看,甚至过了两三天都要继续点进去,关心有没有人给自己点赞——
只要有过这种经历,你就能理解(但还是不能接受)那些在朋友圈大肆晒娃的新手父母们。
假设我们拿出发抖音和朋友圈的劲头的 1/10 或更少,稍微用在点评 App 的餐后评价上,是不是我们今后看到的评语都会比现在更“走心”,挑到的餐馆都会更合心意呢?
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很多人找饭馆的时候一定要参考点评 App,哪怕无法区分信息的可信度。所以点评 App 上的评价可以直达目标用户,但也是面对被污染或曰“控评”风险最大的。
与此相对,散落在朋友圈、抖音、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的点评和推介,都处于人们决策时的注意力“洼地”。也就是说,你只会在不经意间才看到这些评价信息。
我们不妨借用“私域流量”的概念,将它们也称为“私域点评”。
跟点评 App 所带有的高度目的性相比,“私域点评”存在难以检索,不可量化,不可控的特点。两者之间,就好比列出购物清单直接买完,和漫无目的地闲逛商场的差异。
去知乎翻阅美食指南,更容易在不经意间击中你的是“XX 地方有什么不得不吃的美食?”而不是已经有目标时的“XX 餐厅怎么样?”。
某餐厅怎么样这个问题,你会更想去点评 App 找答案;不过,由于给出的信息不够多,顾客也可能被引导去“山寨”店铺。
可以说,这种点评信息是不可控的,而效果也不好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