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简单,获客靠买量,获客靠下沉,下沉爱激励,下沉爱免费,变现靠广告。
有人说,单靠广告太单一。但广告之树长青啊,信息流更是长青之树上一朵欲滴的大葩,靠广告永远不丢人。没有广告就没有资本主义。逻辑很简单,因为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需要广告(advertising)刺激来大规模消费(mass consumption),而大规模消费会激发更大规模生产,形成正向循环就会有大规模的自由市场,就有了资本主义。
所以信息流广告玩出感觉了你是可以出帝国的,看看市值5700亿美元、年营收674亿的Facebook的季报,别人说得一脸骄傲:We generate substantially all of our revenue from advertising(我们的收入基本来自于广告业务),这个基本是多少—— 98%。
当然关于趣头条如何打免费+激励+广告这条路径,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趣头条靠前期白菜价获客(当时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有效MAU,现在要100+)确实吃到了一波用户红利,再加之补贴模式也确实黏住了大部分用户,并确保了活跃度。他的用户画像也是非常typical 脸谱化的——那些有内容娱乐需求、愿意分享、愿意做点小任务、但认为付费绝对就是可耻(可以理解成loss averse损失厌恶的一种,因为他们认为像小说、资讯这种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付钱了不是消费,而是亏损)。
俺娘亲就是其中一员,虽然是个大学教授,退休了以后就爱读读风花雪月,下了个某免费小说APP,美滋滋。
其极度不愿付费,曾发生有一部小说前半截免费,她看到爽歪歪、不茶不饭,但后半截付费,她二话不说直接拗掉。我说“哎哟妈我给您付行不”,她立马一副要断绝母子关系的架势。老一辈的意志力就是这么强。
这个模式本身很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深度使用,做好了的话,就类似于王兴之前提过美团的一个“一横多纵”战略,横的是一个下沉流量平台,纵的是一个个垂直场景,用户来了可以反复变现。
而我认为趣头条已经有了流量入口的意义,我认为无论谁想染指一把下沉市场,除非你是拼多多或是快手,趣头条都会是一个靠谱的流量入口(所以阿里和腾讯都投了)。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趣头条如何利用下沉市场的时长红利与小伙伴玩耍得水乳交融:今年双十一,趣头条用户在各电商平台上贡献的GMV,总量增长了十倍以上。
不过问题是下沉用户可能要花费更多维护成本(比如不能停的补贴行为),市场一直比较关心趣头条的积分激励成本,目前Q3的激励成本差不多是一个用户一天一毛四,同比降了11个百分点,这笔成本占营收的38%。考虑到公司目前主要用到激励的是趣头条主APP,可能还有会少量米读极速版,如果米读、游戏、直播、短视频这些无需补贴的垂直场景能落地开花,激励成本或许能进一步收窄。
很多人说花钱买量赚广告赚信息流是一个烧钱流血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我觉得不必然,就看成本与收入嘛,有没有可持续的利润。
之前看到一个故事,有个哥们做了一个小程序,用户停够时间就可以领鸡蛋,结果他们一个月发了一百多万个鸡蛋,但小程序的广告费赚了两百多万。这个模式给我刷了观。领鸡蛋的都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