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价工程师队伍“人证分离”现象严重目前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大部分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中坚力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凭借自身的应试能力,考取了执业资格证书。这些人不在专业技术岗位,未从事过工程造价实际工作,基本无实践经验与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由于造价咨询机构及招标代理机构实施规范化资质管理,造价工程师成为其资质申请的必备条件,这就为上述人员的虚假注册提供了土壤,中介机构与持证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进一步加剧了“人证分离”现象的发生,其结果不仅危害我们刚刚建立起的专业执业制度,更会影响到我国刚刚起步的中介咨询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2.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滞后随着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延续,造价工程师队伍日益壮大。但是客观地讲,也暴露出造价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与普通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相比,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广,涉及学科多,需要掌握和了解的领域就有近20个,此外,社会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也需具备,造价师的价值正是体现在拥有全面知识及完备的专业技能并优质服务于社会。而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造价管理部门应将其列入首要日程,大力推行造价师继续教育制度,提供继续教育环境,督促造价师在多层次的知识体系中,不断丰富更新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通过学习与实践,完成知识更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3.造价工程师队伍的执业领域亟待拓宽虽然国家对于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和管理有明确规定,要求执业者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负起“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职责,但事实上,造价师的执业范围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依据图纸算量,利用定额计价的旧有模式上,与概预算人员没有本质区别,没能在更宽广的领域进行综合性经济技术服务,更不用说将工程造价管理突破基本建设领域,跨越到其它各行各业的管理与决策上去。“以设计相结合的作法,已经提出多年并且证实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难以落到实处。造价工程师从总体上未能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动态服务“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