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惊险一幕,就是起吊火炬塔主体结构。”李庭祥回忆。主火炬塔在鸟巢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有60多米,为此专门调来全国最大的惟一一辆800吨的吊车。
起吊过程中如果出现轻微晃动,就容易和“鸟巢”钢梁结构发生碰撞。吊装当天,刮起了大风,作业被迫停止。吊装第二天中午,风力突然减弱,安装队员们迅速投入工作。半小时后,风力又开始加大,火炬塔主体结构开始在空中出现晃动,几次与“鸟巢”钢梁擦肩而过。5月30日,施工人员终于将钢构架吊装到“鸟巢”顶部。
按照设计,主火炬位于“鸟巢”“碗口”边缘。主火炬塔将从横卧在“鸟巢”的顶部,缓慢运行至“鸟巢”碗口,直至与“鸟巢”的腕带的连接。
为了保持平稳运行,首钢机电公司设计制作了一部主火炬塔运载小车和48米长的运行轨道。这样,主火炬塔加上顶梁柱,实际落在鸟巢上的总重量是405吨。
据首钢集团首建公司董事长王文利透露,为了保密,主火炬一直被一个巨大的充气房间遮蔽。直到8月7日晚,鸟巢顶端的充气房间才被拆除,而主火炬被黑色塑料布包裹起来。
“鸟巢”顶部没有平坦空间,钢梁间的板材也不能站人,为了完成作业,设计者不得不在钢结构之间用钢丝结成索道,工人坐在小滑车里施工。
8月8日晚上10点08分左右,主火炬开始自动开启,横卧的火炬沿着设计好的轨道缓缓向外移动。火炬的移动速度很慢,悄无声息,基本不会被观众注意到。
10点24分,主火炬被移动到预定的位置,这时主火炬一侧的四个液压杠杆开始启动,将火炬的一端缓缓推起,直到与鸟巢的屋顶平面形成90度角,与碗带实现了无缝连接,而且最大误差不超过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