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十项措施”、契税减免政策、接连降息举动……国家一系列利好措施连续出台,观望坚冰松动渐融,北京楼市暖意乍现,部分购房的刚性需求借此得到了释放。但国家鼓励消费信号既出,激发的是否仅为“刚需”?笔者在近日的走访观察中发现,这一轮调整中激发的不仅仅是刚需人群,还包括了储蓄型投资购房人。
近日,在朝青板块青年工社项目现场,笔者与看房人交流间发现了不少“非刚需”置业者。 “47-82平方米买一层送一层,毛坯房14000元,我觉得总价上能接受。”一位现场签约者表示,他对这里青睐的原因是打算未来“灵活使用”,“商住两用的房,长期投资开个公司就比较合适了,”他表示。而现场同样心态的人大约占到一半。笔者同时发现,因低总价被吸引来的年轻人群,多数竟也出于自住投资“一房多用”考虑。
此般景象绝非个例。笔者走访数个楼盘后发现,近期在短时间内引来“抢购”的热销楼盘东四环百子湾金都心语、京西玉泉路远洋沁山水、广渠路首城国际等,储蓄型投资置业人群均占到一定数量,且有一次性全款购买两套者。而以上几处楼盘的共有特征是低于周边数千元入市。以金都心语为例,在11月22日开盘当天仅售8800元/平方米,周边一手房均价14000元/平方米;远洋沁山水开盘均价11000元/平方米,与周边房价差额超过2000元。“在‘短期调整,长期看好’的大形势下,金都心语这样价格‘见底’的小户型楼盘对部分手有余钱的买家,无疑是个好选择。”金都杭城营销策划经理刘江表示,随着楼市整体有所回暖,刚需及非刚需购买人群都在上升之中。
而在立水桥附近的某精装商住两用现房售楼处,销售人员也向笔者透露,在他接待的购房签约人当中,明确表示了“非一套房”的购买者已逾半数。
近期楼市储蓄型投资置业者有所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出自房产投资的相对稳定性。随着股市等其余投资方式纷纷“出局”,房产购置成了目前投资保、增值的最佳甚至唯一途径,因为并无更好渠道可以把手中的余钱交付出去。
北京中原总经理李文杰在对“一房多用”增多现象接受采访时表示,房产投资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炒买炒卖型的纯粹投资客,这类人群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大举买入的可能性甚小;另一类则为储蓄型投资置业者,他们要么是从自住、投资“一房多用”的长远角度考虑,要么是为房屋升级换代着想,打算“以小换大”、提高生活品质。而两类人群有着根本不同。
他认为,人人对“底”都有个预期,但由于不同的人对于房价底部的认识不同,不少投资型购房人在楼盘价格一旦达到他们预期的时候,就会看好形势“提前入场”,出手购买。这个预期往往是低于此前价格或所在区域均价15%-20%的在售楼盘,一旦价格跌出15%-20%,他们就会出手。在李文杰看来,到2009年春节前房价虽还有一定减价空间,但余地并不大,所以面对一些低价入市楼盘,当前不失为较好的买入时机。
而在近期热销楼盘珺峰的现场,购房人袁先生大概能概括一部分投资型置业者的心理。他在交流中引用股神巴菲特名言,巧妙回应笔者“为什么要现在投资”的疑问:“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