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收入的业主,参与维权和社区治理有显著差异。其中,60岁以上及40-50岁的被调查者参与率较高,80后参与率较低。
孙龙分析,80后处于事业起步阶段,参与社区治理时间少。60岁以上的人已退休,有社会经验,热心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成为业主维权的中坚力量。从职业来看,外企及私企人员参与率较高,党政机关人员及个体户参与率较低。同时,年收入6万到30万的业主参与维权积极性较高。
新天地小区业委会主任张大宪认为,业主要懂得维护权利和承担义务,参与社区治理。
调查发现,在这23个小区中,业主对业委会的认可度较高。数据显示,55.2%的业主参与了最近一次业委会选举,参与最近一次居民委员会选举的仅18.9%。
报告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居委会直接选举尚未广泛开展,而业委会选举和业主大会就重大事项表决时,必须有半数业主参加才有效。另外,27.5%的业主无北京户籍,不能参与居委会投票。
“业主自治事务,多与业主利益直接相关。”业申委召集人任晨光认为,虽然也有因投票数不达标而难以形成“业主共同决定”的,但随着业主的觉醒,近年来业主的参与度在提高。
昨日,北京市第四届业主委员会年会透露,北京市业申委(业委会协会申办委员会)计划更名“北京市业主大会工作者联合会申办委员会”,目的是扩大参与者范围,解决“登记难”问题。
业申委召集人任晨光说,业主大会和业委会不具有法人资格,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登记条件,成数年来未能登记。如有50个以上会员,可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业申委召集人、光大花园业委会主任陈兵说,业申委将征求业主意见,如大家认可更名,他们将在适当时间向相关部门申请。(记者蓝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