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第二天我们应邀去朋友家玩,朋友给推荐了几个月前打听到的一套房子:洪楼附近,173平方米,88万元。5000元出头的单价在洪楼不贵啊!朋友刚好存着中介经纪人小赵的电话,一问没卖出去,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去看了房。
房主是个面相方正、斯斯文文的文化人,张口要价 105 万!怎么4 个月涨了 17 万?“因为小区要装暖气了。管道已到了楼下,2万元的初装费都交了。”房主信誓旦旦地说。
经纪人小赵也跟着点头:“是啊,这个我们当中介的最清楚。有暖气的房子和没暖气的,一平方米能差出1000块钱不止。”
也是,没有暖气怎么行。次日,我和爱人揣着1万元现金约房主再谈谈。等待房主的工夫,我俩就暖气的事问了问门卫和居民。回答竟然是:“咋呼两三年了,居民意见还统一不起来,交费早着呢。”
怎么会这样?我俩立马没了精神。悻悻地上了楼。提到居民的话,房主脸红了,不自然地调整了几下坐姿:“一两个老头老太太的话不足为信,不如问问热力公司吧?”小赵则一脸无辜,略带惊诧地看着房主,不发一言。
看来图省事不行,还得从头找房。我俩从网上搜到了一些房源,但不知怎么总会打到中介的电话上。既然绕不过,干脆上门找中介吧。怕惹上传说中的“黑中介”,我俩挑了一家“全球品牌连锁”中介。
尽管号称“全球品牌连锁”中介,我们还是遭遇了隐瞒房龄、夸大面积、图实不符等一系列离奇问题。7月21 日,终于看上了历下区一套房,签了合同,交了定金。
签约当晚,中介韩店长提出,第二天就让我们全额交中介费。“房产证还没摸一下怎么就交中介费?后续的服务怎么保证?”我脑中闪过一丝疑虑,但买房心切,还是答应了。